初看红楼梦是在读高中的时侯,完全是出于无聊,而手边可看的书不多!那时的感觉是人物特别多,是我之前看的书所没有的;其次是诗词很优美。如“寒池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
红楼梦不同以往所看的小说,基本就是一些富贵人家的锁碎生活,钟鸣鼎食,烈火烹油,缺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而我竟然啃完了,还是线装本的!印象深刻的是睛雯病重时宝玉去她家探望时的不舍和王熙凤最后的结局,“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记得当时看完,自己走上楼顶,看着微风吹过的树梢,叶子在微微颤动,不悲不喜!我就这样静静的看着风中抖动的叶子……
再次看红楼梦,是我读大学的时侯,这次是有目的看,我想进入这个梦境。因为阅历的增加,红楼梦给我新的感受。繁锁的生活片段背后是人性的种种,红学家条分缕析出各种的斗争,而我却更愿意相信这就是生活的真实,过于精细的划分其实是破坏了作品的美——凄怆也是一种美!我更愿意把它看成一个梦,一个完整的梦,是由生活的各种锁碎堆砌成的梦,所谓人生如梦,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第二遍看红楼梦,各色人物以及人物性格特点就比较清楚了。花团锦簇的贵族生活,才华横溢的妙龄女子以及她们各自的归宿。一个大家庭的种种变故,到最后的衰落,描尽了人生百态!红楼梦是一部初看平淡,再看惆怅,细品凄然的奇书。作曲家王立平就说过“满腔惆怅,无限感慨”!
看完红楼梦后,我遍览图书馆关于红楼梦的系列著作,也把曹雪芹的传记看完。我已和红楼梦结缘,在往后的日子里,会时不时泛起红楼情愫。前几年媒体报道演林黛玉的陈晓旭出家以及英年早逝的新闻,让我开始关注87版红楼梦演员后来的发展。我发现她们各自的命运竟然和她们所演的角色高度一致!一直觉得红楼梦是有生命的,它的生命力就植根于我们的文化基因里。或许87版红楼梦的演员就是红楼梦里的人物转世!
谈87版红楼梦,不得不提王扶林导演和王立平作曲家。王导把平面的、想象的红楼梦变成了视觉的,立体的,而且忠于原著。前后用了三年时间才拍完,对演员进行琴棋书画的培训,请红学家给演员上课,让她们加深对红楼梦历史背景的了解。直到目前,87版红楼梦都是无法超越的经曲!
与电视剧相得益彰的是王立平老师作的曲,红楼梦序曲和《枉凝眉》更是经曲中的经曲!王立平老师为红楼梦作的曲,是触及灵魂深处的音乐。乐声响起,一股悲怆,凄凉,哀怨,感伤,油然而生。
曹雪芹成就了红楼梦,两百多年后王扶林导演让红楼梦焕发新的生命力,王立平老师雕琢了它的灵魂。而它的演员们成了红楼梦中人,真是“一朝入梦,终生不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