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这一篇是《启蒙运动、大革命与资产阶级崛起》系列的开篇。
以前,我常觉得拿破仑于这段历史,只是一个异数,各个阶级的权力斗争更应该是这段历史的主线,只是拿破仑影响力太大了,不得不提。
但后来才意识到,拿破仑的生平,正是这段历史,甚至广而视之、是对“革命”这件事情的一个缩影,他是启蒙运动之子,是革命斗争功臣,连他的身后名,都是意识形态的祭品。
正文
他是暴君,还是明君?是守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还是摧毁了它?
1769年8月15日,拿破仑·波拿巴生于意大利半岛西面、隔海相望的科西嘉岛。该岛千年来被欧洲多个民族先后占领过,民族多样,文化相对独立。在拿破仑出生前不久,才被法国从热那亚王国(今属意大利)手中购买过来;也因此,在童年拿破仑心里,没有很认同法国人的身份,希望科西嘉岛可以独立出去。
他9岁离开故土前往巴黎,并于次年进入军校学习,到15岁毕业,进入军官学院专攻炮兵学;一年后提前毕业,入伍任少尉。
此时的他却想不到,20岁时,法国的一场革命会改变他的一生,30岁时,自己会成为法国的第一执政官,并于次年称帝。
拿破仑一生光辉璀璨,每场战役每条政策都说篇幅太长,以后分两三期讲,这次只说一条主线:
崭露头角 -> 获得争夺权力的资格 -> 成功掌权 -> 掌权后的功过
纷争局面下,强权领袖的诞生
(一)时势:国家对强权领袖的渴望
拿破仑崛起于法国大革命后期,在经历一系列的内乱纷争后,他以国民期待的强势领袖的姿态登场。
1789年7月,法国大革命爆发,各阶级、党派相互角力,国家大权“击鼓传花”,一片混乱;
到1793年,大革命进入“癫狂期”,以铁腕、冷血著称的罗伯斯庇尔、及其为代表的雅各宾派执政;为了清理天主教派和保王党势力,他开始实施白色恐怖策略;大清洗政策下,也可能错杀革命党人,眼里不容沙子的风格,使得当时人心惶惶。(记住罗伯斯庇尔这一点,对理解后面的历史很重要)
![](https://img.haomeiwen.com/i1984734/293f77c8ad0a6e58.gif)
这是内忧;当时还有外患:
法国反王权浪潮的声势,震慑了欧洲其它君主制国家,1793年,路易十六人头落地,让君主们人人自危,他们组成反法同盟,联合法国境内的保王党势力,意图将这名为“共和”的政权扼杀在萌芽之中。
拿破仑就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逐步登上权力舞台中央的,而他一步步获得权力,凭的就是他的军功。
(二)英雄:军事水平的高超,带来乱世中的威信
1793年,拿破仑时任炮兵少校,他成功在法国境内镇压保王党、打垮入侵的反法同盟军,因为这初露锋芒的一战,受到当时的领导阶层,尤其是领袖罗伯斯庇尔的赏识,破格提升为准将。
但是,次年,罩着他的老大罗伯斯庇尔就于“热月政变”中被政敌逮捕、谋杀,他则受牵连而被罢免。
又但是,又过一年,保王党势力又开始武装叛乱,高层只能再请回这位军神,再次镇压保王党。事后,拿破仑荣升巴黎卫戍司令。
次年,也就是1796年,他镇压内乱初露锋芒的3年后,升任意大利方面军司令,在意大利北部迎战反法同盟军。
![](https://img.haomeiwen.com/i1984734/e4dc00b4711673fe.jpg)
他的军事水平在这次战争中,第一次让欧洲君主们感到不亚于路易十六人头落地带来的寒意。而第一次反法同盟,也在拿破仑的铁蹄与炮火下瓦解。
![](https://img.haomeiwen.com/i1984734/949e3cc779257cd4.jpg)
那时法国势力分散,国内相争的各党派,没有一方有底子可以使用强硬手段压制各方;同样的,对于可能发展成一支强势力量的拿破仑及其军队,领导层也十分忌惮,干脆在第一次反法同盟瓦解后,拿破仑被派到海外远征。
(三)趋势:弱势领袖的末路,强势领袖的诞生
就在拿破仑远在中东与埃及、土耳其军队打仗的时候,对历史规律熟悉的朋友应该猜到了:
保王党势力又双叒抬头了,几个君主制国家又双叒组成反法同盟了,法国领导层又双叒没辙了。
在中东战场上得知国内局势的拿破仑坐不住了:
当时的法国,领导层混乱,缺乏统一、高效的领导力,归根结底是缺乏强势领导人统一政令;
而当时的拿破仑,对自己的执政认知、执政能力有这极强的自信(或许也对权力有这极高的渴望?)。
因而他决定——回国,夺权!
1799年10月,30岁的拿破仑偷偷离开战场,潜回国内;当他公开出现在巴黎时,收到“救星”的欢呼和迎接;随后,法国之围顺利解决。
![](https://img.haomeiwen.com/i1984734/d0babc87ffb74568.jpg)
约一个月后,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正式就任第一执政官;一年后加冕称帝。
![](https://img.haomeiwen.com/i1984734/062ddfb7a9f1701f.jpg)
至此,拿破仑登上法国权力的顶峰,而他留给后世、饱受争议的【功】与【过】,才刚刚开始。
既是强权领袖,也是启蒙运动之子
拿破仑获得强权,但却用权力维护民主,那强权与民主矛盾吗?
先来看看他做了什么。
(一)对内维护大革命成果
与以往消灭敌人、贵族拥戴、教皇代表上帝授权的君主不同,拿破仑的登基,是基于宪法授权,而宪法是在民主投票后,由国会通过的(虽然国会的通过,估计是在拿破仑军权的威胁下)。
至于民主投票,基本上可以肯定是货真价实的。当时饱受国内权力纷争和外国人强势威胁的民众,十分希望有一位终结混乱的强势领袖上台。(当然,这种热情与后来一战后民选希特勒上台的德国民众有相似之处)
而拿破仑获得权力后,采取的政策措施,确实是维护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在罗马法的基础上,他亲自参加讨论、并起草了影响后世两个多世纪的《拿破仑法典》,法典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的契约自由等民法的基本原则,为法律形式巩固了法国大革命成果;
废除世袭特权,法律面前人人(男人)平等;
而且,他是以法律形式确立统治权,而非如“太阳王”路易十四以及更多君主一样,主张“朕即国家,国家即朕”。
另外,法国的国民教育制度也兴起于当时;拿破仑本人是教育的大力支持者,他还是个数学爱好者,(据说)曾证明了后世被称为“拿破仑三角形”的几何定理。
![](https://img.haomeiwen.com/i1984734/9494d4f96fd857d8.jpg)
而在宗教上,相对罗伯斯庇尔,他做了妥协:
前面两次提到,罗伯斯庇尔的铁腕、偏执激起众怒;拿破仑则采取折衷策略,允许天主教徒的信仰,但教会的权力不再如以前一样强大到影响世俗权力;不杀之恩缓和了政府与宗教的矛盾。
尽管基于“事后诸葛亮”的原则和“价值观”立场,很多教材或宣传资料,会将他最终的失败和称帝一举,说成是“背叛了革命”、“开历史倒车”、“让法国经历革命后,又重回君主制国家”,但观察他的举措,我们能确定他做的是什么,而不是受限于意识形态的评判。
![](https://img.haomeiwen.com/i1984734/86244d5161f58c07.jpg)
(二)对外征战,传播了自由平等的思想
标题这句,其实有点官方,拿破仑最初的进攻意图,很可能是对新制度下的、充满了自由气息的法国的保护——所谓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也有可能是看到欧洲的分裂与之前发过的分裂相似,而希望建立统一的、自由的、崇尚理性与法律的国家,而他也几乎做到了。
随着他的征战,君主制国家的政府实力被大幅度削弱,而大革命的思潮随着拿破仑的征服,同时传播到整个欧洲。其结果就是,民间资产阶级思想开启,并借君主力量削弱的时机而崛起。
强权和民主矛盾吗?
后世西方人,有不少认为拿破仑的统治呈现出一种“矛盾”——用强权维护民主,用战争传播自由思想。
强权和民主的概念确实矛盾。但在这里,需要厘清概念:
反民主的强权,是没有权力限制的,而拿破仑的强权,则是通过法律形式确立下来的、集中于高层的权力;由一点可以看出——拿破仑并未将军队私有化。
纯粹的强权,不顾各个阶级的利益,容易引起众怒,而最终失去对权力的掌控,前面提到的罗伯斯庇尔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无力统一各方势力的弱势“民主”中,如果每个个体都无视规则而去争取利益的最大化,放任乌合之众肆意夺权,最后可能是把整体捣成一团浆糊;
毕竟,团体中每个人,并非都该做对自己最有利的事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1984734/bbf93fdad13d796f.jpg)
这需要智慧的权力机构调控。
强权与民主并非绝对矛盾,权力这个概念本身很复杂。关键还是看这个强权,是否有更高的限制力量存在。
智慧的掌权者,就懂得借助权力完善规则,达到民主人士希望的“收益最大化”的结果,同时保障个体权益;而不是放任每个人争取个体权益,而让部分个体在发挥其绝对民主权利、争取自己可以争取的利益的时候,压榨了相对弱势的个体的民主权益。
![](https://img.haomeiwen.com/i1984734/32fb1f9785daf0c8.jpg)
抛开立场谈功过
教材和一些宣传文章,大抵是用“顺应历史潮流,捍卫大革命的成果”来描述他的成功,用“背叛了革命”来描述他的失败。
可是,比起很多历史的口号,“历史不容假设”是为更多人接受的观点。
是的,不容假设。
不能假设他战争如若胜利,世界格局会怎么样;不能假设战役中的某些因素如果改变,战役的结果是否逆转而历史方向也随之变化。
站在立场、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很多观点可以把历史看成一条单向线,所有事情最终的状态都是统一的。
但抛开立场的好恶,来看待拿破仑功过,我们才更能客观地看待前面提到的他作为“强权者”带来的民主业绩,以及他作为伟人带给这个世界的伤痛——因为他的征战,几百万人死于非命。
他是启蒙运动之子,是革命斗争功臣,连他的身后名,都是意识形态的祭品。
而无论毁誉,他都是历史上的一段传奇。
这一篇是《启蒙运动、大革命与资产阶级崛起》系列的开篇,也是填了之前俾斯麦逝世120周年那篇文章的其中一个坑。
如果对于这段历史,你有读到的见解,欢迎直接留言,每期更新时,我都会把留言的朋友的内容也整合好,并注明出自哪位大神。
欢迎关注公众号【光锥文集】,今后会不定期更新更多关于历史、科技、科幻方面的想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1984734/cbc0e49ed4b6437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