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投稿口径最广的时候,要稿的平台不少,不像前些年那样,除了报刊杂志就没了投稿之处。那时极有限的报刊杂志早被资深作者们占领了,哪还有小白们的份呢?至于出书更是不敢想,写的文章连报刊杂志都上不了,哪个出版社愿意为名不见经传的小白们出书呢?没法,几十年来只能在日记中自娱自乐。感谢网络科技工作者,感谢“简书”平台,我终于可以简单写,随心写了(当然不能去写违规文章!)。感谢“简书”让我结识了这么多的同志(同志,是指有同一奋斗目标的,志同道合的朋友)!
今天中午写了一文《在国庆节,给亲人的信!》被一位伯乐收了,得了10元稿费!我不是说我可以卖文了,而是终于有人认可我了,他就是我写作路上的恩师和贵人之一,我算获得了小小的成功。
回想我的写作历程,真是有喜有忧,有哭有笑,这小小的成功是39年来沉淀的结果。
1980年元旦,大我八岁的姐姐结婚走了,我和大我3岁的哥哥老打架,所以,以后有了不开心的事,没人听我诉说了,因此元旦当晚我伤心得睡不着觉,一个人起床后坐在火塘边想姐姐。明知她出嫁了,另有一个家了,不能经常回来了,但还是忍不住想。不知什么时候,我靠着木房子的柱子睡着了,突然听到猫的凄厉的叫声,父母关了电灯(为节约电费)的黑房子里只有我一个人,感到非常害怕。第二天我把这种感受写下来,交给我的语文老师吴万棋先生,老师帮我加上年月日和星期几以及天气情况后,拿到他上语文课的三个班去当范文,这就是我写作的里程碑!从那以后,凡是生活中有感悟的东西,都被我写进了日记,而且天天写。确切地讲,我的写作是开始于1980年的元旦节。
写这种非应付式非流水账似的日记,对于我而言真的没觉得有什么难度,反正写的都是真实感受,没有任何的虚夸修饰成份。
那有没有写日记很难的时候呢?当然有!比如我刚参加工作时教两个初中班的语文,批一次作文最少100本。我都不知道学生为什么喜欢我的课,学生虽多但作业却一个不少地交!我一天要备课,每周五天半我要上25节课,还要组织语文教研组的活动(我是语文教研组组长),竟然还能把喜怒哀乐都写进日记中,现在想来,我都佩服当初的自己!
我爸爸1981年退休,我哥顶替了父亲的职,1986年我又从师范学校毕业参加了工作,所以我们家有三个拿财政工资的人,当时在农村真的很让人羡慕。谁料正春风得意时,1987年的农历八月二十,我那才27岁的大哥因食物中毒去世了!父亲原本花白的头发一夜之间也全白了,母亲气得走路都要人拖!我的日记是垫在大哥的棺材上完成的!被泪水打湿后变得看不清的地方,是后来补上的!(不可思议吧?)
结婚是人生大事,但新婚晚上,客人散去,我把日记写完才去陪新媳妇,新媳妇都笑我憨,你看我够傻吧!
1996年,儿子得了急性脑膜炎在云南省的富源县人民医院抢救,儿子当时生死难料,在抢救儿子的病床边,我照样写完了日记。一位叫李莉的女护士,看了我的日记后,很不理解地摇着头叹着气走了。她可能以为我就是个书呆子,儿子连死活都不知道还有心肠写日记。当时我也不知道现在会用得上,只想给后人留下我生活的轨迹。
2001年因为超生,我被开除党籍和公职,还躺在手术台上做了男扎手术。下了手术台,回家睡觉前,没忘了写日记!
2003年,私学办垮了,垮了就垮了,日记不能忘记写!
2004年,离婚了,孩子赌气不读书去打工了,家破了!日记还写吗?写!
2011年,父母认为我被前妻耍了(因为2001年百分之九十的手术对象都是做女扎手术,为了保护前妻,我要求去做的男扎手术!),我为她做了手术她还要离婚,又气又病的母亲终于没能熬过2011年,在初冬时去世了。2012年的春天,父亲也随母亲而去了。日记还写吗?写!穿着孝衣流着泪也要写!……
不知不觉,39个周年,14000多天,我竟然一天不落地写下来了,几乎是写过了两三代人的时间,从兄弟级写到了父母级,现在又到爷爷外公级了!也难怪写起来如此顺手!
我的写作秘籍就是:确定目标,排除万难坚持下去,您一定能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