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喜欢软萌萌的小盆友。看到邻居家孩子都要逗一逗,即使是大街上不认识的,也忍不住多看两眼。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走街上看到和自家孩子差不多大的,都忍不住暗自寻思:哎呀,好巧,和我家差不多大呢!
怀娃的故事和生娃的紧张,不提也罢(这不是这篇文的重点)。手机里上千张的照片和几百个小视频不便一一展示(随时提醒自己,不能成为朋友圈晒娃狂),只想说说今晚突然想写这篇文字的缘由。
前些天下班回家晚,娃热情地冲过来抱着我的腿嚷嚷着:“妈妈出去玩!妈妈出去玩!”
我抱着她,指着窗外说:“妹妹看,天都黑啦,不能出去玩的,天黑了有大老虎,会逮谁咬谁屁股,屁股咬掉了,就不能坐凳子啦,也没法拉粑粑哦!”
小家伙点点头表示记住了,不再提要出去玩。
今晚玩了会儿,就又想起说要出去玩。
我蹲下来,指着阳台外面说:“妹妹看,天黑了。”
小家伙俩手一摊,点点头说:“不能出去玩。”
“出去玩会怎样呢?”我逗她。
“有大老虎。”
“大老虎会怎样?”
“咬屁股。”
“屁股咬掉了会怎样呢?”
“不能坐凳子。”
我乐了,小家伙丝毫没有害怕的意思,这么大的孩子还不懂得大老虎是什么,尽管我带她去动物园看过,可玻璃橱窗里的老虎只是不停地来回踱步而已。
“还会怎样?”
“不能坐凳子啦!”
好吧,不经意的几句话,能逻辑不错地记得这些,已经不错了。我忽然想尝试着给她讲个故事——不是平日里绘本里图文并茂的那种。
“妈妈给你讲个故事吧?”我把她抱上床说。
“讲故事。”她点点头,趴在我怀里。
“讲个什么故事呢?”
我相信,我学着写的那些所谓的儿童文学故事她是没有耐心听下去的。对于她这个年龄段的小不点来说,那真的是太复杂,太难懂了。我决定临时胡诌一个(对,我就是那个看书不多,喜欢瞎摆活的)。
“妹妹你看,在外面那片黑漆漆的天空上,有一颗星星……”我一边慢慢说,一边观察她的表情,她很认真地看着窗外。
“……那是一颗很大很大的星星,”我尽可能的把胳膊张开,她也学着我的样子,伸出小胳膊比划“很大很大”:“它很亮很亮,比屋子里的灯还要亮。”
她点点头,小脸严肃地应声:“很亮很亮。”
“星星每天都在天上一闪一闪地眨眼睛,眨啊,眨啊,终于有一天,它感觉到累了,眼睛睁不开了,想睡觉觉了……”
我故意放慢语速,一个词一个词地说,小家伙很认真地嘴里跟着念叨,手上还不忘跟着比划。有模有样的,非常有趣。
“星星想,该睡觉觉了……可是,没有枕头怎么睡觉觉呢?它决定找一只枕头。它在黑漆漆的天空飞来飞去,飞来飞去,终于找到一枚陨石碎片。就用这个做枕头吧!它想,虽然有点硬……”
小家伙转身抱起枕头:“……有点硬。”
真正的枕头当然不硬,不过这不是重点。我继续瞎摆活:“有了枕头,就能睡觉了吗?”
“能睡觉啦!”小家伙喜滋滋地饱着枕头躺床上。
“可是,光有枕头没有床呀,这怎么睡觉?”
小家伙爬起来:“不能睡觉。”
“星星又在黑漆漆的天空中飞来飞去,飞来飞去,它在找什么呀?”
“床。”小家伙一向说话干脆利落,就像平日里问她喝不喝奶?她会直接明确地回答“喝奶”或者“不喝奶”。根据外婆总结出来的经验,她要是白天要喝奶,那就是饿了,晚上呢,则是表示困了,想睡觉。
我点点头:“那她找到床了吗?”
“找到了。”她又躺倒在床上。
“是的,它看到一弯漂亮的新月,赶紧躺了进入。哇,好漂亮,好温暖,好舒服的床呀!”我拍拍她的屁股:“星星怎么样了?”
“睡觉觉。”她说。
我自动理解为,她说的是:“睡着了。”
正当我自觉故事完满时,外婆走进房间:“妹妹喝不喝奶?”
“不喝奶。”小家伙一骨碌爬起来:“讲故事。”
好吧,我又就着这个故事重新摆活一遍。
“妹妹吃奶吗?”讲完故事,我马上趁热打铁。
“喝。”
兑奶,递给她,然后上了个厕所回来——奶没喝两口,奶瓶滚到一边,人家已经睡着了。
突然有些小兴奋,看呀,我还是有讲睡前故事的潜力的嘛!赶紧记录下来,得瑟一下。只是那么短的小故事,孤零零地写下来,大概不到三百字,所以还是把整个过程都写下来好了。
看来以后《妈妈手记》这个簿子有东西可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