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黑的夜,没有一丝月光,天地构成的黑色幕布上,仅有一点红光在闪烁。
远方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从密林中钻出一个漆黑的身躯。
一个行路人。
他瞥见前方一点暗若晨星的火光,踉踉跄跄地奔了过来。
一个破败不堪的小茅屋,里面点着一盏烛火。
他扣了扣门,吱呀一声,应门而出的是一个年轻人,年岁,穿着都和自己不相上下,他不知道这样一个年轻人为什么会在这孤独的茅屋里,但是他急着赶路,一定得趁天黑前赶到前面一所城池里去,所以也没时间细想。虽然他不知道城里是什么样子,但他就是得赶到城里去。
“前面是哪里,你知道么?”他问住在小茅屋里的人。
“前面是座城。”
“太好了,我找的就是它。”
“但我劝你不要进去。”
“为什么?”
“你去往那座城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去往更前面的地方吗?”
“我说不清楚,但我就是得往那座城池里去,因为不论是我的朋友,我的父母,我的祖先,甚至是古往今来形形色色的人们,他们都去了那里。”
“那为什么你一定要跟它们一样呢?”
行路人露出惊奇的眼神,“我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自始至终,只要是人,都是得去往里面的,这是人的使命,我接受的教育就是人自生下来以后,似乎就是为去往里面而活着的。”
“我在这个小茅屋住了很多年了。我几乎没见到过从那座城里出来的人,他们好像都消失在高高的墙垣里了。偶然能出来的人,寥寥无几,当我问他们为何从城里出来时,他们无一不是抱着对当初径直入城的悔恨。”
“那后来他们去了哪里?”
“这座城池的附近,有着数不清的岔路,他们分别通往不同的地方,虽然通往的地方未知,但是,其实有时候未知的东西往往更有趣,不是吗?”
行路人略微沉吟了一会儿。
“事实上,基于我个人来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必须得进城里去,但是我接受的理念不允许我产生不入城的想法。所以,再见!”
说完,他顺着小路急匆匆地去了。
年轻人微叹了口气,闭了门扉,随即屋里的烛火熄灭了,世界重新陷入一片漆黑之中。
二
太阳被山峰所截断,还未完全升起来,林子间罩着一层淡淡的雾气。却早有一只鸟,立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唱。
从小路的那边,透过树叶,一阵欢快的哼歌声传来。一个女孩,牵着后面男孩的手,一路上蹦着跳着,一边哼着歌,一边回头叫道:“快点啊!”
男孩笑着说道:“着什么急,今天肯定能到的!”同时加快了脚步。
不一会儿,他们到了一个低矮的小茅屋前,女孩一下跑到小屋门前,快速敲了几遍门。
“你是谁呀,为什么住在这里?”女孩子问出来的年轻人,脸上堆满了好奇。
“我是谁不重要,至于为什么住在这里。。。你们是要去前面那座城吧?”
“对呀对呀,这里离城还有多远?”女孩惊喜的问道。
“那边有一个土堆,你站在那里,相信就可以看到那座城了!”
女孩拉着男孩的手,急忙往小土堆跑去。他俩站在那儿,望向远方。那座城池已近在眼前,雾霭笼罩之下,隐约间可以看到由红砖组成的城墙一角。”
“谢谢你啊,我们要立即进城!再见了!”女孩和男孩站在土堆上,回头挥着手向年轻人表示道别。
“再见!”年轻人同样挥手回应着。
一瞬间,两人的身影消失在了晨雾里。年轻人看着他们离去的方向,回想起女孩脸上抑不住的喜悦神色,心里暗暗说了一句:“那么,祝你们幸福。”
三
细细的雨搭成一片片珠帘,重重叠叠地交织着,在山林里卷起一阵薄薄的青烟。雨滴打在木头上发出哒哒哒的声响,小茅屋早已紧闭了门。
“我跟你说,你今天必须进城里面来!”
一句遥远的呼喊,冲破了层层桎梏,似是从路的尽头——城池那里发出来的。声音一经雨水的冲刷,连灰尘也荡去了,一字一句,清楚地传到了年轻人的耳中,他启开木门,静静立在门首,看着前方朦胧的小路。
“我不要,我不要进城。”一个人东摇西晃地出现在年轻人的视野里,他闭着眼,一任凌乱的步子带着他乱跌乱撞,仿佛喝醉了酒。随即扑通一声,他跌倒在湿草里,溅起了一汪水花,但同时嘴里还在喃喃自语:“我不要,不要入城。”
年轻人上前将他扶起。
一张被乱糟糟长发遮住半张面容的脸,下巴和嘴上覆盖着厚厚的拉渣胡子,眼窝凹陷,双颊瘪进去。
那人费力地睁开一半眼睛,瞧着扶他起来的眼前人,说道:“你也是来催我今天进城的么?”
年轻人微笑道:“恰恰相反。”
这四个字宛如一道沾了符水的咒语,淋在那人心头,突然间他精神大振,将身子直立起来。
“那么,你跟我想的一样了!”他兴奋地大声嚷道。
年轻人点了点头。
“我想不通,这个世界上有亿亿万万的人,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进城的,他们怎么就不能懂得这个道理呢?人生怎能活在枷锁之中!不入城通往千条万道,而入城只能原地回旋,不入城,赋予我的将更多!”
“谢谢,你代表不同声音的四个字,胜过其他人雷同的千言万语。我已经决定了,此生不入城!”那人一洗来时的颓丧,一张脸因兴奋而发烫,他挺直了胸膛,昂首向其中一条岔道迈去。
年轻人看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想着他即将到来的截然不同的生命,心下起了一阵快慰。
终
硕大的红色圆盘逼近山峦,山峰仿佛拖不住太阳的重量似的,任它缓缓地向下坠去。对今日的世界,夕阳似还抱着一丝留恋,它尽情放射着余晖,将一朵朵白云染红了。
小屋的门半敞着,从路的尽头,城的那边,不断有人走来,他们如潮水般一波波涌进屋子里,但后来无一不是垂头叹息着离开。待最后一人从屋内愤然而出时,大半个夕阳已然藏身于重重峰峦的黑影后了。
待他们远去,年轻人颓然出现在门首,浑身挂满了疲惫,他独自呆立许久,正待阖门回屋,一个翩然出现的身影吸引住了他。
从来路的方向,一个身着素色长裙的女孩,款款移步过来,经过小屋时,她抬头看了年轻人一眼,又轻轻地向小土堆那边去了。年轻人看见她站在那儿向前方望了望,又折身回到小屋前来。
“前面,就是那座城池吧?”女孩挽了一下长发。
“是的,你想进去吗?”
“我在找一个可以和我一起入城的人。”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绝不是为了入城而入城,也不会因为周遭的人都入了城,他为了随大流而入城,他不会因不入城而感到内心的不安。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入城,也知道城内是什么样子。”女孩的脸上不悲不喜,似一汪无波的湖水。
“我在小木屋内蛰居了这么久,看到过无数的人入城,却惟一没有听到过这样一番话。其实,我一直在等待你这样一个人。我,可以和你一起进城吗?”
“进城之后,你的人生可就只剩一种可能了,你不怕吗?”
“的确,从小时候起,一想到我的后半生要在城内度过,我总是觉得莫名的恐惧。但直到今天遇到了你,我忽然觉得,就算入城,又有何妨?”
女孩儿嫣然一笑。
他们并肩向城池的方向走去。来到城前,城门敞开着,里面什么也看不见。城墙向两边无情地延伸出去,一眼望不到边,仰望上面,同样看不到头。太阳就要被层层山脉吞噬了,黑沉沉的夜即将来临。城墙上有两处镌刻的字迹,落日的最后一抹余晖将凹陷下去的痕迹烫染成两个闪耀的鎏金大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