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生活家心情随笔
在写作中,我极力避免这5点

在写作中,我极力避免这5点

作者: 安之腾 | 来源:发表于2017-04-14 09:23 被阅读381次

    这100多天,几乎不间断的写作磨练,让我对什么是写作,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今天,不谈写作的概念问题,谈谈:在写作中,我极力避免什么!

    1.

    避免用“我”太多

    曾经,我也觉得自己特别地热爱写作。那还是学生时代,我写过几本厚厚的笔记,那是我每日反思自己,总结生活的书写基地。那时候,生活圈子狭小,虽然也会远眺未来,但总免不了迷茫。所以,我聚焦的,大多还是自己身边的那些人和事。这些,都是和自己紧密相关的,我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提高。

    这大概是每个人都会多多少少经历的写作阶段吧。我们的一篇文章,总是从“我”开始,写“我”身边的事儿。

    然而,这种写作模式,却在我今年的写作行为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开始意识到,纵使名人名家也在写自己的生活,然而却能跳出生活,看向更高更远的地方。我们若只是低头盯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写作之路,是走不远的。

    当然,还是有人会说,我就写我自己的事情,写我的心得感悟,不好吗?

    诚实地说,也没有什么不好。我们只要在写作中,享受到快乐而非痛苦就好。

    但我今天,说的写作,是普遍意义上的写作,是把作品呈现给别人看的写作模式,而不是“私写作”。

    这时候,应尽量避免过多地用到“我”。

    我举一个例子:

    今天,我下班之后,吃了一碗面。碰到了我高中时候的同学。我很开心。我们聊了很多。高中同学问我在哪儿高就。我就和他说了。我真是开心,这么久不见,我们依然可以这样相谈甚欢。

    上面的例子,是我随手编出来了。目的不是为了大家评价,写得多好、多不好。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个感觉,就是这篇文章,无论写得多精彩,都好像和读者你,没有关系。这只是记录,而不能完全意义地称之为成熟的作品。

    我对上面的段落进行了修改。

    下班之后,我去了熟识的面馆。这里人潮如织,但烟火气着实吸引人,让人不自觉地,就放松下来。吃着面的功夫,听着音乐,看着手机,却未曾注意,对面坐下了一个人。抬头一看,吓了一跳,接着便是一喜。这人是谁?这人竟是我的高中同学!我们许久不见,相谈甚欢。那一晚,我很感动。老同学便是:你的青葱岁月,有人见证。

    修改后的文字,相对上文来说,就成熟了很多。不管我写得如何,我相信大家已经能够感受到两者的不同了。

    写作的时候,尽量少地用到“我”,多从第三人称,甚至第二人称切入,你的文章,会收获不一样的格局。

    2.

    避免居高临下的姿态

    我在简书,结识了很多热爱写作的小伙伴,他们能够走得长远,更多的,还是因为他们的谦逊。越是厉害的人物,越是知道自己的不足,也便不会张狂得不知天高地厚。

    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本文较有深度,建议反复阅读。

    有的文章,会出现这样的字样。我在看到的时候,就发自内在地不喜欢。我心里会想:“你的文章,有没有深度,读者会评判。至于值不值得反复阅读,还是有待考察的事情。你在读者阅读之前,写下这样一行指导性的文字,表面上看是给大家一个衷心的建议,实际上,是把读者放在了更低一级。你都不愿意和读者平等的对话,却要求读者反复读几遍,这样居高临下的姿态,有人甘之如饴地享受,有人弃之不顾地厌恶。”

    实际上,写文章,本就是一种分享。你在什么层次,最终便会吸引什么样的人。对于有的人来说,你的文章也许是有难度的;但对于更优秀的人来说,你写的可能不过尔尔。

    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

    本文多少多少字,建议阅读时间5分钟。

    这是一个匆忙的时代,有人能打开你的文章,便已经是对你的一种认可。至于在阅读你的文章上,花费多长时间,这是很私人的事情。

    也许你的文章,触动人的思考,那停留的时间,超过半小时也是有可能的事情。如果你的文章肤浅,那也许一翻而过,不会详细地去看。

    我曾注意到,那些吸引我,一个一个字读下去的文章,它们的作者,都是有学识且谦逊的,至少是真诚、不矫揉造作的。所以,若是你的文章有料,你不需要给读者任何建议,甚至你不需要起一个特别吸引人的标题,便可获得大量的阅读和关注。

    所以,费尽心思指导别人,不如谦虚下来,提升自己。

    3.

    避免不懂却假装懂得

    我的人生中,曾有一个阶段我觉得自己什么都懂。那时候,我高中毕业。我觉得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没有什么问题,我不能说两句。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学、历史、地理,我都无所不能,不所不通。

    然而,这样的美梦,并没有持续太久。进入了大学,在走进图书馆的那一刻,我深切地体会到了自己的无知。

    哪怕我如饥似渴地在图书馆读了四年,走出大学校门,我依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博学的人。

    学海无涯,这大概是每一个求知者的忧伤。但,这同时,又是最吸引我们的地方。正是因为知也无涯,我们才能够不断地保持好奇心,并充满感恩。

    当你学的越多,你会发现自己懂的越少。我们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不可避免地看到自己的局限。“实事求是”,这是一个美好的品质,纵使孔圣人,毛泽东,也最终不过秉承了一个“实事求是”罢了。

    而今的你我,哪怕再努力,又能掌握了多少知识呢?

    承认自己“不懂”,才能更好地“懂得”。不懂装懂,早晚会被人识破。

    4.

    避免传递消极情绪和价值观

    我们不是圣人,不可能不生气。但是,请谨记: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我们与其生气,不如反思自己为何想生气。而写文章,最不应该的就是利用文字去谩骂。

    诚然,有些极端情感,不吐不快。但你有没有考虑读者呢?

    在冲动之余贸然地做任何事情,都有不理智的嫌疑。你只有沉静下来,让你的愤怒沉淀,对你的愤怒进行思考,你才有可能升华和进步,你的愤怒才有意义。

    哪怕是鲁迅当年笔战,也没有流于谩骂,而是尽量客观地就事论事。很多思考,也是在争辩的过程中形成的。

    所以,与其发泄你的不满,不如等待冷静之后,用平静的视角看待这一切。若能做到,你将看到更多。

    我们写作的目的,除了给自己看,更多的你无法控制的效果是,你的文章会影响他人。所以,有一个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就格外重要。这时候,写作就不仅仅是你自己私人的行为了,你的一切,都将有可能影响整个世界。

    5.

    避免不必要的华丽修辞

    我曾在系统写作之前,一度迷恋于华美的文字。这是一个作家才华的象征,那时候我以为,这样的写作,难以企及。

    我知道自己不善于用典,不善于煽情,不善于用华丽的语言描绘风景,不善于细腻地描写人物的美。

    但,当我真正开始写,我才发现,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读者读你的文章,不是想了解,你多么地有才华。你需要做到的,就是真实地描述你所看到你、你所知道的、你所思考、你所感悟到的一切。剩下的所有影响,会因为读者自身经历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触发点。

    你只要保持一点:真诚。

    真诚的态度,聪明的读者,在打开你文章的那一刻,便已经可以感受得到。你是真诚的,读者是轻松的,你们的沟通还会不愉快吗?


    总结:

    以上几点,是我目前在写作中,一直极力避免的几个问题。有些错误,我犯过,才感觉更深刻。这些问题,我在不断修正的过程中,也得以成长。

    今天把它写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愿我们互相砥砺,走向更美好的境界。

    文|升腾的信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徒忧子:“我”字的多少,不应该成为评判文章好坏的标准☺☺☺☺。
        安之腾:@廖树锋 我是这样要求自己的,怕我太多,感觉啰嗦而已。:wink::wink::smile::smile:
      • 风的衣裳:这篇好,深有同感。我也会犯“我”这个错误。回看的时候会删掉或者调整。另外,有的人写文章,自己会标“深度好文”,我有时挺无语的。你这篇文章角度好,赞同。👍👍
        安之腾:@风的衣裳 我也是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才去避免的
      • 水的颜色:深得我心:+1:
        安之腾:@水的颜色 感谢认可:relaxed:
      • Amy啊爱米呀:总结得非常好,受益匪浅,谢谢分享!
        安之腾:@池以恒 感谢认可。
      • 酸杏儿:很实用。
        安之腾:@酸杏儿 感谢认可:blush::blush:
      • 子皿悠悠:有用!
        安之腾:@子皿悠悠 感谢认可。
      • 夏花de解忧杂货铺:换个视角看问题,不错
        安之腾:@幸容 :blush::blush:是的。
      • 半亩方糖t:可有时当你发表自己的态度,你需要明确的表明这只是你个人的想法。受益匪浅。
        安之腾:@川草子 感谢你的独立思考。
        安之腾:@川草子 在写作中,我极力避免这五点,而不是我们。:blush:
      • 明希美美:学习了
        安之腾:@明希美美 :blush::blush::blush:很荣幸。
      • 冬少爷:写的还不错,说的也很全面。但是我的观点和你不同,创作源于生活,文字需要真实,我们无法了解别人的真实人生,但我们了解自己,每一个作者的文笔,都会有自己的影子,写“我”有什么不好呢。😂
        安之腾:@冬少爷 写“我”没有什么不好,只是针对现在的我,我在避免过多的用。:blush::smile::smile:
      • af96a7c51708:都是牛人啊
        安之腾:@温度呀温度 :wink::wink::wink:
      • 1072bbeb555f:点赞已点完
        安之腾:@社交团体 :unamused::unamused::unamused:
        1072bbeb555f: @升腾的信徒 哈哈😄
        安之腾:@社交团体 :stuck_out_tongue::stuck_out_tongue:
      • 4a12fc074778:总结的有道理。写作的态度明确。
        安之腾:@柔水一泓 :smile::smile::yum::yum:老师真捧场:smile::smile:
      • 冰糖芥末:那个"我"的那段前后对比见解很对
        安之腾:@冰糖芥末 其实,之前用日记本写作的那些年,就一直按第一种形式写,所以,尽管写的多,但收获不多。
      • 芦荟柚子:受益匪浅。
        安之腾:@芦荟有籽儿 我很荣幸:blush::blush:
      • Messer:《瓦尔登湖》倒是提倡写“我”,因为我们对别的事可能并不是了如指掌的。很多出名的散文写“我”的次数也不少,我觉得这并不是一种自我中心,没有格局,恰恰是自我意识的觉醒,一个脱离了口欲期的“我”。像马克.奥勒留,蒙田,圣.奥古斯丁,卢梭,海子,都是沉浸自己的小世界的人。不然张国荣的那首出名的歌就白唱了,哈哈(ಡωಡ)hiahiahia
        安之腾:@Messer 是的,这一点不针对所有文体。但,我想,我们之所以喜欢他们,是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散文中确实如此。
        这种极力避免“我”,在我的行文中,多是针对一个段落,不要过多的出现“我”。这样过于单调。看例子便是如此。
        但也不能矫枉过正,正如你所说的,那些用第一人称写的好的,也比比皆是。:blush::blush:
      • 林不梦:受益!
        安之腾:@夜小篱 感谢认可。
      • 子不能说:很棒
        安之腾:@子不能说 感谢:pray::wink::wink:

      本文标题:在写作中,我极力避免这5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ptw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