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是近年来职场人士的热议话题。教师,尤其是辅导机构的教师,以时间为薪酬主要计算依据,更加重视如何提升时间效能。教师的日常工作除了上课,课前还要备课,课后要批改作业,工作之余也要操心家庭生活。教师做好时间管理,意义重大。
苏霍姆斯基在《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中提到一个例子,即一位历史老师仅用15分钟就准备好了一堂出色的课,令旁听的教育局领导甚至忘记做记录。为什么15分钟就可以备好课呢?这位历史老师的回答是:“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这其中折射出终身学习的理念。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先有一桶水。教师不只要读课本,更要读大量的学术著作,提升教育技巧。在上课时,优秀的老师不只知道传授课本知识,更清晰地把握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理解能力,知道在哪个节点给学生恰当的指导和匹配学生水平的智力训练。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9006/bf63e2db08c27613.jpg)
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苏霍姆斯基在《关于获取知识》中提到:”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教师要巧妙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发现其中的空白和疑问,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解。
对教材的准备只是备课工作的一小部分。教师掌握的知识应该是教材知识的20倍、30倍,并把更多的时间用来研究学生的思维规律。教师应该避免把教材知识讲得过于清晰,而应该注意多呈现和叙述事实和现象,引导学生来发现和概括规律。苏霍姆斯基在《在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提到“在由事实到概括的过渡中,如果少年感觉到思维的脉搏的跳动,那么这种过渡就是思维最迅猛地成长和最富于充实的情感的时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