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分在两山之间狭长的田野里,几头牛在凝望秋收后空旷的田野和远处的村庄。
它们立在微起的风中,像一位沉默地哲人,独自承担寂静空旷的孤单。充满慈悲地目光一寸一寸拂过这片翻犁过无数次的土地,还有它们留下的深深地脚印。它们不停地反刍身边新鲜的稻茬和残留在上面稻谷的香气,嘴边沾着一些细碎的草末,两弯新月般的角在夕阳中熠熠生辉,目光中蓄满平静,慈悲,希望或许还带点忧郁。
我真喜欢烙在童年记忆里的这样的田野,还有微风中的牛群和那份自带忧郁的庄严。
田野里洒满夕阳的余晖,涂抹一层令人心醉的浅浅地金黄。鹅在捡拾遗落的稻穗,尽管它们的嗉囊已经饱满的容不下一粒谷子,也不打算停下;鸭子也被赶过来,嘎嘎一大群,旁若无人地翻过田埂,扑向了田野;胆小的田鸡遇见拾穗的我,踟蹰了一下就极快地跑向远处。不知道这空了的田野它们将在哪里栖息?鹭鸶悠然地扇动翅膀起飞归巢,落下几声啼鸣。牛默默地望着它们享受这份秋收后的欢愉,不久后它将再次套上铁犁,这里将再一次翻耕,规整,种上麦子。
我经过几位放牛老人的身边,他们坐在田埂上,抽着旱烟,不时地抬头看看牛,议论着因为七月的旱情,收成并不理想,期望交完公粮后,余粮可以接上明年的麦季。高爹说他家的牛也老了,干活慢,打算卖了它。说完他拿着烟锅在地上敲了敲,接着一阵沉默,目光望向那群牛。仿佛看着自己的亲人一般。
我看了看高爹家的那头老牛,我记事的时候就知道这头牛早在高爹家了。繁重的农活压缩了它的寿命,春去秋来,生生不息,十余载人间劳作,不知道它是否感知到了自己的归处。
几位老人叹息说这片土地太过瘠瘦,考虑明年要不要多追肥,可是买肥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于是又陷入一阵短暂地沉默。他们一生都在虔诚地侍弄这片土地,无论这片土地曾经是集体的还是如今包产到户,年复一年地翻耕,播种,除草灭虫,疏通沟渠 引水灌溉,艰辛繁重的劳作也让他们驼了背佝了腰,生命走向了暮年,依然在劳作,依然满怀希望地期待来年。
远处村庄的晒谷场上,有人用木锨扬起新收的稻谷,哗啦啦一片细碎的金子般的谷子落在地上,干瘪的稻壳随风飘远。调皮的孩子在谷堆子里嬉戏,他们不懂忧愁不知辛苦,只晓得明天就有新米吃了。
夕阳已缓缓沉入山后,几头牛还在眺望,巍然而庄严,这样的黄昏于它们,应也是难忘而惬意的吧。在这空而不荒,寂而不凉的田野里,依然有许多鲜活地生命在徜徉、在寻觅、在享用秋收的喜悦,寂静的光景里依旧充满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