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后危机时代:美国喜剧电影类型研究》,分门别类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美国的喜剧电影,尤其说明了,近二十年来,甚至是近十年来,美国的喜剧电影到底发生了什么。
喜剧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类型。不过,在我心目中,能真正称得上喜剧的不多。
喜剧,不仅仅是热闹,不仅仅是搞笑。对我来说,喜剧应该是这样的电影:笑过后,能够心有所触,可以受到震撼,还能有所回味。正如《大话西游》,笑满180分钟后,当最后一幕,孙悟空转身时,看到的是满眼黄沙,感到的是满怀悲凉。
《大话西游》1995喜剧让庄严崇高的事物或人失去了尊严,让表演者和观众获得了突然的荣耀感和心理优越感。另外,当原有的社会秩序和惯例被打乱、否定、消失时,人们原有的理性就变为乌有,就产生了荒诞和滑稽的感觉。喜剧使人们从惯常的虔诚、严肃的环境中获得一时的解脱,缓解了人们的精神压力。喜剧所引发的笑声,既针对他人,也针对自己,是针对所有人的。喜剧的审美心理是超然和宽容,观众对喜剧中的行为大都是容忍的,不会觉得他们有害,不会产生厌恶、怜悯、恐惧、愧疚等情感。
在美国的喜剧电影中,我最喜爱的大师是伍迪·艾伦,他是一个满肚子小心思满嘴话唠的小老头,一看到他,就忍不住想笑。他的电影台词密集,妙语连珠,令人应接不暇。他经常主演自己的影片,他饰演的角色性格上通常悲观、不安和神经质。
伍迪·艾伦在《安妮·霍尔》中伍迪·艾伦的电影通常很“小资”,表现的大多是文艺界的知识份子。他的喜剧人物的核心特征是一个自我歧视和自我排斥的局外人形象,欣赏他的幽默需要观众能够辩识出人物和台词的自相矛盾、不协调、违反常规之处。伍迪·艾伦嘲讽的既是他自己,又是和他具有相同文化特征的人群。观众会将这种嘲讽看成无害的娱乐,通过笑,表示对冒犯的宽容。
伍迪·艾伦十分高产,如《傻瓜大闹科学城》(1973)、《开罗紫玫瑰》(1985)、《子弹横飞百老汇》(1994)、《赛末点》2005、《午夜巴塞罗那》(2008)、《午夜巴黎》(2011)、《爱在罗马》(2012)、《咖啡公社》(2016)、《纽约的一个雨天》(2019)等等。
《安妮·霍尔》(1977)是我最喜爱的伍迪·艾伦的电影,由他自编自导自演,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提名)、最佳女主、最佳剧本。影片细节和剪辑充满各种小心思,使人在高密度的台词中仍能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地以各种方式打破第四面墙使得叙事更有效率。影片中穿插了不少他对电影和戏剧的批评和戏谑,其中对费里尼的吐槽尤其有意思。
《安妮·霍尔》片头伍迪·艾伦经常使用一种名为温莎(Windsor)的字体,从《安妮·霍尔》开始,他的大多数影片片头均使用了这种字体或其变体。温莎字体亦成为他的电影的标志之一。
本书介绍的是美国的喜剧电影,读完本书,很自然地便想到了中国的喜剧。
一提起中国的喜剧电影,很自然地会想到周星驰。除了周星驰,另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则是姜文。
姜文是一个“作者型”导演,其电影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有大量的主观表达和意志。影片不完全是为了取悦观众,也不完全是为了商业利益,用姜文自己的话说,站着把钱挣了。他一共导演了六部电影:
《阳光灿烂的日子》1、《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年,改编自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
2、《鬼子来了》,2000年,改编自尤凤伟的小说《生存》。姜文因本片在影迷中封神。
3、《太阳照常升起》,2007年,改编自叶弥的小说《天鹅绒》。从本片开始,姜文的电影就不认真讲故事了。
4、《让子弹飞》,2010年,改编自马识途的小说《夜谭十记:盗官记》。“北洋三部曲”第一部。延续《鬼子来了》的叙事风格。
5、《一步之遥》,2014年,无原创小说,根据民国时期真实案件“阎瑞生案”改编。“北洋三部曲”第二部。延续《太阳照常升起》的文艺风格,但这次姜文飞得太远。或者说这部电影就不是为观众拍的。在这部电影中,他基本上拍了一部电影史,用到了大量的电影经典桥段和戏剧技法,彻底嗨了一回。这部电影口碑大体趋同,观众不喜欢,专业人员也不待见。姜文自己在这部电影的结局中,对电影的命运作了准确的预言。这种对自己的调侃和嘲弄也是是一种典型的喜剧手法。
《一步之遥》20146、《邪不压正》,2018年,改编自张北海的小说《侠隐》。“北洋三部曲”最后一部。影片中涉及到两起民国真实案件:帕梅拉案和施剑翘案。在风格上,这部电影=(《让子弹飞》+《一步之遥》)/2,为了照顾观众,姜文做了不少工作,如符号表达较前作浅显直白,又如增加了大量喜剧效果,但还是有不少《一步之遥》的影子,导致许多观众并不买账。
姜文是戏剧科班出身,他在电影中用到了大量的戏剧方法,产生了独特的喜剧效果。姜文熟练使用各种喜剧手法,如间离、直面、荒诞等,比如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一步之遥》、《邪不压正》中,他以各种方式打断观众的情绪,甚至想办法给观众造成各种不适,各种“怼”观众,防止观众和剧中人物产生共情,以至于产生抵触感,让观众始终以第三者的旁观角度来看待影片。在他的电影中,放弃逻辑,不讲因果,不讲来龙去脉,故事的主要情节可以直接略过,反而大量使用闲笔,同时利用符号、象征和隐喻来进行表达,注重的是反讽和揭露。
《杀死比尔2》2014姜文后期的电影越来越接近昆汀。如画面构图精美,干净利落,采用“暴力美学”,如不动声色的幽默、戏谑与无厘头,如分段叙事的故事结构,如感染力爆棚的配乐。这些特点都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昆汀的《杀死比尔》和《无耻混蛋》。
姜文的电影不以叙事为主,故事只是手段,画面和表达才是主要的。姜文的电影亦正亦邪,亦庄亦谐,亦诗亦画,亦梦亦真,嘻笑怒骂,率性而为,让影迷又爱又恨。
喜剧的基础是“冒犯”,现在的电影市场,包括好莱坞,对于冒犯,越来越不能容忍。喜剧的首要问题已经不是如何做才可笑,而是如何才能笑得正确,笑得安全。这使得现在的喜剧电影越来越不好笑。在这种市场条件下,一部好的喜剧电影要诞生出来则比以往要困难得多。
在一个社会中,真正对喜剧的兴衰产生关键影响、让喜剧的处境变得更好或更差的,往往是:道德的宽容度、理性的完善度、文明的压抑程度以及时代精神的变迁。
本书名为《后危机时代:美国喜剧电影类型研究》,这个“后危机时代”,不仅仅是美国喜剧,也不仅仅是好莱坞喜剧,甚至,也不仅仅是电影。
霍勒斯·沃波尔英国作家霍勒斯·沃波尔说:“这个世界,凭理智来领会,是个喜剧,凭感情来领会,是个悲剧。”
到了最后一刻,当悲剧出现的时候,观众们才恍然大悟,一切的喜剧,都是在为后面的悲剧做铺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