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三) 【原书卷七·一七】
孙过庭《书谱》云:“学书者,初学先求平正;进功须求险绝;成功之后,仍归平正。”予谓学诗之道,何以异是?
孙过庭,(646~691),名虔礼,以字行。杭州富阳(今属浙江)人,一作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今存《书谱》,分溯源流、辨书体、评名迹、述笔法、诫学者、伤知音6部分,文思缜密,言简意深,在古代书法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许多论点,如学书三阶段、创作中的五乖五合等,至今仍有意义。
《书谱》,孙过庭撰。初唐时期最重要的书法理论著作。这篇三千七百字的煌煌大论,内容广博宏富,涉及中国书学各个重要方面,且见解精辟独到,揭示出了书法艺术的本质及许多重要规律,从而成为我国古代书法理论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性质的著述,标志着中国书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辉煌的阶段。
《书谱》:“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袁枚进士出身,又荐博学鸿词,自然对书法亦有研究。观袁枚书风,一派平和之气,蕴含灵动之韵,神逸俊秀,风流自在。由书论而诗论,袁枚都是个中翘楚,自然悟得其中真味。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89979/e13b73744fea948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89979/8637091a6e65df6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