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剽悍晨读感悟—最佳篇读书创业
Copycat= low? Naive! 《深度模仿》[日] 井

Copycat= low? Naive! 《深度模仿》[日] 井

作者: 朱桃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8-21 05:18 被阅读160次

当代人似乎闻“山寨”色变,笃信自主研发才是健康市场的根基。其实大可不必,如果我们去解构丰碑企业的卓越之道,其中的绝大多数都经历过模仿的阶段。

拿国内鼓吹创新精神最厉害的互联网行业举例,我们似乎根本找不到从产品雏形就开始完全原创的成功企业,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些行业巨头,到滴滴、小米、微博这些行业新贵,无一没有起步更早的境外对标公司。

但是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并非人人都是乔布斯,有能力用直觉做出正确的抉择。想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谈何容易?

强迫自己无视他人的成功经验,凭借个体力量闭门造车,从而成为革命性的行业先驱,其可能性恐怕远低于成为革命先烈吧……尤其对于起步阶段的企业来说,自主研发的试错成本过于高昂,实在不必进行这种赌博式的创新。

我们无需排斥模仿,因为模仿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如果你没有模仿过费天王的最佳正手或者小德的穿越球,那你一定不是个网球爱好者,更别提专业上的进阶。小孩子从蹒跚学步到咿呀学语,都是对父母言传身教的简单模仿。人工智能通过海量分析现有案例,谱成巴赫风格的乐章或画出梵高风格的作品,则是更具系统性的深度模仿。

书籍封面

既有事实已经向我们证明,AI的音乐可以征服最挑剔的乐评人,画作能够以假乱真天价成交,他们更多次在比赛中击败人类的精英……深度模仿与独立思考或自主创新并不矛盾。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清晰了,并不是如何才能成功创新,而是如何才能从简单模仿到深度模仿?井上达彦先生在书中给我们提供的答案是脱胎于日本剑道的“守-破-离”三步曲。

守——最初阶段须遵从老师教诲,认真练习基础,达到熟练的境界。
破——基础熟练后,试着突破原有规范让自己得到更高层次的进化。
离——在更高层次得到新的认识并总结,自创新招数另辟出新境界。

在这个过程里,我们还可以结合使用书中的另一个方法“逆向思维的模仿” —— 先分析模仿对象,然后想象未来的你,找出其中差距再倒推步骤,一步一步去执行。

接下来我们用具体的例子串联起书中的方法论,比如说我的模仿对象是剽悍一只猫,第一步是先把我的目标具体化,超越他的时候我将是个什么样子?都有什么能力?多少粉丝?多少著作?多少收入?每个问题都有了清晰的答案之后,对比现在和将来的差距,倒推操作步骤才可行。

然后进入模仿的第一阶段“守”,从自我介绍到文章排版,事无巨细都可以是模仿的对象。目标和发展路径更是,先有一个小目标是“一年采访100个牛人和100本书的精华总结”。路径是启蒙于《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从100天33本书到1年365本书。脱胎于采访牛人,从被频频拒绝到被主动邀约。默默无闻时坚持死磕,得到帮助时深切感恩并及时用行动表达。保持开放和互动,主动成为别人的资源。同时不断寻找差异化生存,最终成为作者圈里采访最多人的、采访圈里读最多书的、读书圈里最会演讲的唯一那只猫。

第二阶段“破”,其实猫叔的差异化生存之道已经是对此的完美诠释了,可惜很多人的深度模仿过程就卡在这个步骤,越模仿越觉得牛人太牛,越像他越找不到突破口。齐白石先生的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也正是这个意思。在这里个人送给诸位一个偷懒的方法,从一开始就不局限于模仿单一对象,而是主动模仿多个对象。如果你掌握了Scalers的学习方法,又有秋叶大叔的ppt技能傍身,还怕自己永远只能当另一只猫,而无缘成为大老虎吗?

最后一个阶段“离”,在你从刻意模仿到融会贯通的过程中,稍加留意便会发现在哪些方向上,自己学习起来最轻松却掌握得最好。找到自己的生命之域,在此不断积累、不断深入,直至到达他人无法企及的深度,那时的你将在镜中与牛人不期而遇。

而且我刚才举例的模仿对象有点儿跨领域,如果你能把这个过程反过来,先通过学习和对比找到自己的生命之域,再在这个领域里遴选一个群体作为模仿对象,积累变现的过程还会容易得多。

个人IP的打造是这个道理,企业的创新发展也是一样的道理。但企业的模仿并不是生产脉劫维生素饮料或康帅傅方便面,因为简单的产品模仿其实就是抄袭,即便幸运地躲开了侵权官司和民众的口水,最多也只能带来短期的利润增长。

企业的深度模仿是指从分析成功样本的过程中,捕捉相似的结构、提取卓越的基因,将长期竞争优势注入企业核心。这种主动萃取样本的深度模仿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而其中又蕴含着不断超越已有样本的机会,把握这些机会,升级为他人无法模仿的商业模式,才是企业成功的王道。

相关文章

  • Copycat= low? Naive! 《深度模仿》[日] 井

    当代人似乎闻“山寨”色变,笃信自主研发才是健康市场的根基。其实大可不必,如果我们去解构丰碑企业的卓越之道,其中的绝...

  • HTC Is a Copycat of Copycat

    http://cn.engadget.com/2015/11/14/htc-x9-tenaa/ 全世界都知道 HT...

  • 2018-03-14

    深度模仿 今天第一次知道“深度模仿”这个词,而且也知道了模仿的三重境界:守、破、离。 第一重境界,守——深度模仿,...

  • 深度模仿

    模仿是高效的经营策略,成功者的基因必然暗合时代发展的趋势,找到了可资模仿的范例,也便拿到了通往未来的“车票”。模仿...

  • 《深度模仿》

    模仿并非简单的照搬照抄,而是在自己深度学习、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 《深度模仿》的作者总结了世界16家优秀企...

  • 《深度模仿》

    大家好,我是皮皮虾船队的大S。 今天我为大家分享的是《深度模仿》。提到模仿,估计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一个词—...

  • 深度“模仿”

    在这个山河破碎的乱世 风也飘摇雨也飘摇 天空多阴霾人心多动荡 有一位英俊潇洒的男子 临危受命踽踽独行 如汹涌大海里...

  • 《深度模仿》

    许多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卓越的人。但是总觉得榜样离我们太过遥远,而成为这件事太困难。那么如果希望成长为榜样的...

  • 深度模仿

    《一万小时定律》,让我们认识到天才是可以练习出来的,而不是天生的。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那就是...

  • 深度模仿

    要想成功致胜,真正的创新是极少数的,或者说创新也是在他人的基础上去变革。就像电视剧中的武侠高手,最初也只是学习基本...

网友评论

  • 带起微笑的琨琨:精品来自默默的努力的猫友,俺好好学习去
    朱桃子: @带起微笑的琨琨 别谦虚,你坚持日更更久呢。一起继续努力哈~
  • 流油果:对不起,我不懂英语。哈哈。
    把自己的观点摆出来,通过举例论证全方位深刻阐述,行文严谨,赞。
    飘渺_d65f:@朱桃子 这回答亮了😂
    朱桃子: @Lucy_Lee 好的,下次我用日语😁
  • 牛牛的Annie:很不错哦👍
    朱桃子: @牛牛的Annie 我也觉得不错呢😊

本文标题:Copycat= low? Naive! 《深度模仿》[日] 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oq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