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枫叶丰泽原创首发作品。请读者尊重作者的权益和辛苦,也请看重自己的人格与品德。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20541/5ea840f9ec55a989.jpg)
从小就听话胆小的女孩,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了自己的思想。于是,没人再能随意教育我,或者往我脑子里灌水了。
记得小时候看过的电影电视剧,总有一些特工接头场面,那些暗号很令童年时的我们钦佩仰慕。
你说:“曲径通幽处,”
他回答:“禅房花木深”。
好,交待完接头暗号,特工出发,与接头人碰面。
两人同时瞪着双眼,做出机警的模样左顾右盼之后,上文者沉着吟诗,下文者冷静对上。
成功了,紧紧握手,“同志!”
“同志!可盼到你了!”
你信吗,我小时候还真的跟着特工们激动过好一阵子呢。
后来,不爱看这种片子了;再后来,连电视都懒得看了;再再后来,在一些长假闲暇时,也受累看下冗长的电视剧。
然后惊恐地发现,到现在了,还这样拍接头场景。
我于是有了疑问,当时的真实场面,真的如此吗?
按说,特工都是经过严酷训练的特殊人才。那么特工的领导者则更应该是高人了。
这样把古诗作为接头暗号,哄哄小孩子应该能够引起激动和亢奋,若接头特工真的如此操作,有没有担心,会接错头,给组织带来噩运?
过去受教育的人,肯定不如现在多。但是,会背古诗的,绝不仅仅是特工们,这一点毋庸置疑。
那么,一首耳熟能详的古诗,你说上句,我等路人甲也可以给你对出下句。
公园、大街小巷、咖啡馆电影院并非只允许特工们入内。这样的接头暗号,存在太多隐患,耽误事不说,引来特务注意,岂不是给同志们带去危险?
试想想,两个不认识的陌生人,见面就对诗,不是有病,就是有事了。
假如真的想用古诗接头,我觉得,应该是,你说A诗的一句,我给你对上B诗的一句。至于是哪两句,就由组织安排好。只有你们两人知道。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你说:“曲径通幽处。”
他回答:“飞流直下三千尺。”
若谁对上了“禅房花木深”, 这人不是特务,就是路人。反正,一定不能跟他接头就是了。
一通胡思乱想,读者随便看看便是。
文 | 枫叶丰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