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算不得庞大的弟子群体中,出现了丁克族,我也曾经尝试说服他们放弃自己丁克的理念,但是话不投机,没有收效。
我仔细想想,面对丁克族自己的语言怎么就那么苍白无力?在我印象中原本非常尊重我的弟子,竟然是如此决绝的否定了我的想法是不是他们已经不再尊重当年培养过他们的老师?但仔细想想,这两者似乎并没有关联?
我想其实比我更着急的是他们的父母,
跟我一样焦虑的是,我们这个社会。没有了继承人的人生是怎么样的一种人生,没有继承人群体的社会将是怎样让人恐怖的世界?
在养儿防老,在重视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老大的中国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高调的人类从来没有过的一种丁克族呢?
我想这是因为当今的中国社会并没有给人们展示丁克族凄惨惨的晚景。
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奉行丁克族理念的人,他们的观念也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他们看到了现实生活中很多子女无力去履行自己赡养老人的义务,同时,他们也看到了,为了培养孩子,把一生幸福都搭进去的悲催的人生,现实他们清醒过来,他们不愿意再重复祖辈的命运,他们很乐意,没有负担的人生,他们决定快乐一生,没有牵挂。
但问题是,丁克文化在中华大地,方兴未艾,短短几十年,人们只看到了,丁克族摆脱养儿育女的羁绊,逍遥自在,却无法看到在失去了基本的生活能力之后的逍遥族的绝望,这限制了他们的思想。令人忧虑的事,一旦丁克族失能之后的悲剧成为现实,而今,这些奉行丁克政策的人将成为第一批受害者,所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丁克族的道路上,还是谨慎一些好,或者说最好是悬崖勒马,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到了什么季节就干什么事?每一个人应该顺应生命的节律。
而今,独生子女,无子化,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社会的机体,独生子女赡养自己老人尚且力不从心,一旦到了那个他的叔叔,他的伯伯,这些丁克老人需要清除照顾的时候,他们将情何以堪?
说句不好听的话,别看现在蹦的欢,小心以后拉清单。年轻时候怎么都好过?但是每个人都会老去,怎么过一个幸福的晚年?是需要年轻时候慎重准备的。别因为年轻时候的冲动,为以后的人生埋下祸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