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以二年级第二单元识字单元为例—— 《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设计

以二年级第二单元识字单元为例—— 《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设计

作者: 丽江hou | 来源:发表于2022-10-09 21:26 被阅读0次

如果把大概念教学比作一幢房子,第一章便是大概念教学的基础——相关概念的认识,那从第二章起便是大概念教学的地表建设部分,其中第二章《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设计》便是这幢房子的框架。

在《引言》部分,刘徽老师指出:“大概念要以和单元教学相配套,将目标具体化,构建‘课程——单元——单课’的下沉通道,从而真正将素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中”。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是什么?如何进行大概念教学的单元设计?结合本章的三个内容“重新定义单元、单元设计的迭代逻辑、大概念教学的单元设计”,以二年级第二单元识字单元为例,对此部分内容进行深度的探讨。

大概念是指向生活价值的,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是指向学生的素养目标的。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设计是指以素养目标达成的单位,是围绕大概念组织的学习内容、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等的集合。这个“集合”是指向素养达成的;而素养的达成必须在这个“集合”中才能完成。如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识字单元,其大概念是“能够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构字特点,能够运用形声字的构字特点识字,并在不同情景中根据不同的字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认识,提高识字的能力。”围绕这个大概念,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语文园地二及相关的拓展材料、课外阅读书目等,都是其学习的材料,都是围绕大概念组成的“集合”。

大概念有不同的类型,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因其围绕大概念来组织,因此也有不同的类型。按照所对应的大概念的大小不同,可以将单元分为宏观单元、中观单元和微观单元。其中宏观单元与中观单元很可能是无形的,是教师备课的整体意识;而微观单元是有形的,需集中在一段时间内教学。以二年级上册识字单元为例,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整体考虑各个学段对于识字教学的要求,要清楚本单元在“识字”这个课程中处于哪个位置?这个位置承担的任务是什么? 这些问题的思考让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能以课程的高度俯瞰单元教学设计,让单元教学设计嵌入课程的整体规划中。要落实好本单元的任务,达成素养目标,还需要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整体分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对教学流程进行整体设计,让教学内容前后关联,相互搭梯,最终达成目标。这个过程需要用时间实实在在的去教学,让学生充分进行体验与发现,一步一步帮助学生达成目标。

在第一章的学习中,崔越涛老师说,大概念是策略性知识,须要学生去体验,去迁移,去运用,在知识的迭代升级中,让孩子变得越来越灵活。为什么学生在大概念教学中会变得越来越灵活呢?让我们在“单元设计的迭代逻辑”中寻找答案。

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设计总体遵循的是迭代逻辑,是不断重复、反馈和提升的过程,呈现螺旋上升的形态。具体到大概念教学中,就是指不断通过具体案例来加深对大概念的认识。为什么在大概念教学中会存在迭代逻辑?这与大概念的“变”与“不变”有关。

大概念的“不变”是指大概念及其衍生出来的本质问题与关键挑战。本质问题是与大概念相配套的,围绕大概念展开的、值得被持续探讨的问题。如在二年级第二单元识字单元中,由大概念衍生出来的本质问题是“如何利用识字方法提升识字能力?”大概念指向的是教师,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引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本质问题指向学生,关注的是学生的“学”,引导学生的思维训练与学习实践。因为本质问题是从大概念衍生出来的,是被持续探讨的问题,是“不变”的。如第二单元的本质问题“如何利用识字方法提升识字能力?”,不仅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是不变,而且在不同学段也是不变的,但它会随着学段的变化,会有不同的层级,是层层嵌套的,是螺旋上升的,是迭代的。

除了本质问题不变外,还有关键挑战也是不变的。关键挑战是指素养所对应的核心任务,一般会在不同情境中反复出现。如第二单元的关键挑战是“在不同的情境中用不同的识字方法去识字”。这个关键挑战是不变的,变的只是承载关键挑战的问题情境有所不同;而情境的变化是为了推进学生素养的培养,是为了目标的达成。在第二单元识字单元中,通过大概念把四篇课文《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语文园地二及相关的拓展材料、课外阅读书目等联结起来,而且这些情境一个比一个复杂,一个比一个难,学生就在这些不同的情境中用不同的方法去识字,去挑战;在用方法识字,挑战的过程中,对识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识字的能力和识字兴趣也在这个过程得到了培养。

大概念的“不变”带来了其“三变”,即知能水平、抽象程度、扶放程度。大概念的形成是“具体——抽象——具体”归纳演绎的协同思维过程。迭代就是不断进行归纳和演绎的过程,大概念的理解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加深的。每一阶段的大概念要与学生拥有的具体经验相关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需要考虑到越来越多的因素,思考也应该越来越细致。在这个过程中,大概念是不变的,变的是知能水平,学习越久,积累的知识与技能越多越精确,对大概念的理解就越深入;变的是抽象程度,学习越久,案例越丰富,支持的大概念的抽象程度越高;变的是扶放程度,学习越久,教师的扶就可以越少,越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

如识字与写字,不同的学段要求是不一样的,学生的能力是不相同的。第一学段的要求是“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会写。2.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4.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第二学段是“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2.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感受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形体美。3.能感知常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汉字与生活中事物、行为的联系,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第三学段是“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感受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体会汉字蕴含的智慧。2.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通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在大概念的统领下,在本质问题与关键挑战中,让学生加深对识字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大概念的“变”与“不变”,让大概念教学“望道未见”,充满了挑战;让学生的知识结构化,从而有效达成素养目标。

既然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设计对学生素养的培养有如此大作用,那么如何进行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设计呢?这需要用两种思维进行单元设计,即望远镜思维和放大镜思维。望远镜思维即“向外扩张”,也可以理解为“纵向分析”。在教学设计时,不仅要思考“单元与单元的关联”,还要思考“单元与学科的关联”“单元与跨学科的关联”“单元与现实世界的关联”,在更大范围内形成的迭代结构,通过更高位的大概念引领,达成深度学习。如在设计第二单元识字教学时,要对不同学段识字与写字的要求进行分析,要清楚本学段的课标要求;要梳理第一学段所有的识字单元,要清楚每个识字单元的内容,学习的识字方法,单元与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只有这样,才知道本单元所处的“位置”与所负担的“任务”。这样,在教学设计中就形成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总体框架”,突破微观单元的狭窄视野,在头脑中形成中观单元和宏观单元,做到“心中有数”,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并且知道自己现在哪里。

放大镜思维指“向内深挖”,也可以理解为“横向分析”。在单元教学设计中,要将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知识点分布进行梳理,通过横向分析,清楚单元内每个学习材料承担的任务,要将单元内的知识整体联结,整体设计。由于单元的序列有常规型和创新型两种。作为语文教师,无论是常规型还是创新型,一定要有对文本进行二次开发的能力。如二年级第二单元识字单元,在设计时,可以打破现有的编排,将学习园地的内容融入每节识字课的教学中;将学习园地作为本单元的强化训练;甚至还可以改变四篇课文的编排顺序,将形声字识字的第2课和第3课提前教学,并融合教学。通过这样的处理,能加深学生对识字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大概论视角下的单元整体设计,体现的是以终为始的教学思想,是指向未来的具有生活价值的教学,是素养导向下的整体设计。但大概念教学的路上有很多的困难,如难以理解的艰涩的专业术语、难以转变的顽固陈旧的教学观念、实际操作时无从下手的迷茫与痛苦……无论哪一种都会带来自我的怀疑与团队的止步不前。昆德拉说:“追求的终极永远是朦胧的,要逃避痛苦,最常见的就是躲进未来。”在教育范式层面改革的今天,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教师,作为教人学习的教师,一定的主动拥抱未来,主动用大概念教学的思想去引领自己的教学,去指导学生的学习,为幸福而教,为未来而教。

相关文章

  • 《大概念教学》第二章读书笔记(1)

    第二章 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设计 一、重新定义单元:以目标统整单元 单元组织的逻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课程,组织的...

  • 19《大概念教学》

    吉林焦艳丰《大概念教学》p64-66 第二章 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设计 一,重新定义单元 大概念教学是以单元为单...

  • 以二年级第二单元识字单元为例—— 《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设计

    如果把大概念教学比作一幢房子,第一章便是大概念教学的基础——相关概念的认识,那从第二章起便是大概念教学的地表建设部...

  • 单元整体教学、项目式学习、教学评一致性的含义

    单元整体教学:研究认为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需以明确的学科素养培育为指向,通过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学科知识特...

  • 一幅有趣插图引发的思考

    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本单元课文内容都是大自然中的场景、事物。本单元是识字单元,以四个识字为主题“场...

  • “大单元”阅读摘记

    一、《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整体教学设计》 李磊、安桂清 1.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整体教学设计的原因:(1)单元设计有助于实...

  • 大概念摘录3

    单元的不同类型 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单元”是围绕大概念来组织的,因此单元具有的是恩格尔所说的拓展的结构...

  • 2022-10-13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是识字单元,作为识字单元,它在识字与写字方面的语文训练要素中发挥着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本单元...

  • 21《大概念教学》

    吉林焦艳丰《大概念教学》p70-72 (二)单元的不同类型 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单元”是围绕大概念来组...

  • 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新思路

    读了郭耀辉老师《基于文本解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一文,我进一步认识到“大单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二年级第二单元识字单元为例—— 《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rdn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