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心理学的词儿,这两年特别热,可能你都已经听厌了,从不为人知到众口讨伐,这个词好像已经成了“原罪”的代名词。没错,他就是原生家庭。
前有豆瓣上著名的小组“父母皆祸害”,后有各种微信文章中渲染的“中国式父母的悲哀”。看着原生家庭被泛滥使用背后,各种隐含的令人心痛的情绪,我很希望,每一次探讨,都能让我们汲取更多向上生长的力量,而不是诅咒、讨伐和消耗;也希望带着你能回到自己身上、找到自己的力量,意识到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固然很大,但只有我们自己,才是自我发展任务的最终责任人。
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被抚养和成长的家庭,一般由父母、兄弟姐妹或爷爷(外公)奶奶(外婆)组成。原生家庭是个人情感经验和两性相处方式学习的最初场所,对我们一生的影响,深刻而持久。原生家庭系统的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特别是父母的思想观念、性格特点、行为方式、夫妻关系、教养方式等,更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未来家庭和亲密关系的建立。
心理学家们把原生家庭对人最深远的影响,总结为三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家庭排行
心理学家阿德勒是最早提出“出生顺序效应”的人,指的是在同一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由于出生的顺序不同,在家庭中的成长经验与地位不同,使孩子不得不采取相应的方式适应生活,他的生活风格发展也受其影响。
先来看独子。中国老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独子会同时具有长子和老幺的特质,表现为自我中心的同时、赡养焦虑和孤独无助感也会比较重。
如果有兄弟姐妹,我们再看其中的老大。家里老二出生以前,老大独占父母的爱。反过来,弟妹的出生直接威胁到老大内在的安全感,如果父母没有妥善处理,老大就可能表现出自私自利、霸道和心怀怨恨。
我曾经在飞机上协助空乘处理过一起应激事件。当时由于大雨,本该飞往广州的航班临时改降珠海。飞机刚停稳,就听见有人一边奋力敲击窗户,一边大喊:“放我出去!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谁也别想关住我!”安全员立刻起身把这位20来岁的女乘客带到前舱人少的地方入座,但却不知道如何安抚。我示意另一位和女孩年龄相仿的空乘和我一起,取得女孩的信任后、坐在她身边,在她精神病性混乱的表述里,慢慢梳理出她的身世背景以及家人的联系方式。整个过程很戏剧化,今天我们不讲细节,只分享女孩反复说的一句话:“我不是坏人,我的弟弟妹妹是!他们都该死,但我不会杀死他们!杀死他们我就成了坏人!”——你听出她潜在的发病原因了吗?作为农村家庭的老大,她发现自己不但无法独占宠爱、还要承担起照顾弟妹的责任,长期的失落和怨恨导致她分裂出另外一个“世界上最重要的”自己,这个自己比刘亦菲还优秀,只有胡歌才配的上……
极端的情况是个例,但现实生活里,的确有不少老大背着父母打骂弟妹出气的。我的家长讲座现场,曾有好几位排行老大的父母主动站起来坦白。这里,顺便给打算要二胎的朋友们提个醒:多帮老大做好心理准备、给孩子们一个更安全温暖的原生家庭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