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老公当兵时的连长特意坐高铁过来看他。连长姓金,江苏常州人。老公十九岁当兵,三年兵退伍,现在四十八岁,三十年过去了,战友之间依旧情谊绵绵。
![](https://img.haomeiwen.com/i7278969/2406f115f4056ec9.png)
我一直听老公说起金连长这个人,这回见到真人了,个子不高,一米七左右,身材单瘦,穿一件细格休闲西装,面部皮肤白皙,眼形狭长,眉毛淡而不疏,眼锋藏而不漏,看上去非常谦和低调的一个男人。难以想象眼前这位其貌不扬的老兵当年上过老山前线,还单人活捉了两名敌方的“舌头”回来,立功受奖。
我们请金连长吃饭,进酒店时门口有那种软塑料片门帘,老公掀起门帘侧身请客人先进门,连长却站住了,掀起另一侧门帘等我和另外一位随他同行的战友先进去。金连长和我老公就这样各站一边,手举门帘,像是两名尽职尽责的酒店服务人员在恭迎客人,那一瞬间真是让我产生“属下何德何能”的惶恐感。
果然细节最能体现一个人。席间金连长的举手投足和斯文谈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言谈举止间无不显露着良好的素养和军人的自律性。相比我老公的如来佛肚,金连长年过五旬依然保持着年青人的身材,和在部队时比压根没有多少变化。怪不得人家能当连长而你只是一个兵呢,我私下对老公说,瞅瞅你当兵时的照片,那矫健的身姿,再看看你现在这肚子,还有你们几个经常聚一块身材都已发福的战友,有几个能有你们连长的自律性和意志力啊。老公光笑不说话,我知道他和他的战友们心里对金连长是一万个服气的。
说起来连长其实比他们也大不了几岁,今年56岁的金连长在老公心里是亦兄亦友的地位。我以前曾不解老公心心念念的部队情结,在我看来当三年兵的战友情和大学读四年书的同窗谊两者差不太多,现在有些懂了,军营绝非校园,同学情谊也永远比不上战友之间的感情。战友是一旦上了战场可以把自己的后背放心交付给对方去保护的人,更何况是金连长这种上过前线打过仗还能全手全脚回来的真正老兵,在老公眼里那时的连长就是一个英雄,转业到地方后金连长无改军人本色且与时俱进的为人处世本事更是赢得大家的尊重和敬佩。
连长行程有点紧,一辈子带了这么多兵,他想在有生之年每个兵那都去看看,不管那个兵退伍后混得怎么样,有出息的,没出息的,做了官的,发了财的,普普通通的,全国各地的战友都在力邀连长过去一聚。所以老公说好的带连长去曾国藩故居和韶山参观都未能成行,酒店住了一晚后老公开车送金连长他们(还有另外两个战友)去了怀化新晃,那里还有一个以前的兵在等着与连长相聚。
老公在怀化呆了一天,直到把金连长一行送上去往昆明的高铁后才开车赶回来。
第二天,我们开着车去超市购物,我像往常一样坐在副驾驶位置,却发现姿势挺别扭的,座位的椅背好像调得角度太正了,正襟危坐的感觉,哪有我平常“葛优躺”舒服。我一边动手把椅背调回原来的角度一边不经意地问老公,之前是谁坐在这副驾驶位啊?老公回答是金连长。金连长?我楞住了,显然这个座椅是金连长特意设置成这样,那天去怀化加上堵车他们到达新晃时已是晚上七点,也就是说56岁的金连长保持这种正襟危坐的坐姿长达六个钟头!
关于这个座椅的细节,我后来有两种推想,一种是长年的军营生活磨练使金连长对军人坐如钟站如松的信念犹如刻在脑海融入血液之中,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般的生理机制,时刻身体力行。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我家车身空间偏狭小,随行的另两个战友身形偏胖,金连长担心后座的空间不够舒适就把自己的位子往前移动了不少,宁可自己受累也不愿累及他人,这就是金连长,一个上过战场的共和国老兵!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也许像他们这种经历过生死的人,已经看淡了一切,唯有一颗对人对己的赤子之心是怎么也不会改变的。无论是哪种情形,金连长都是能令我仰视的人。
老公说,每年,金连长都会前往云南老山,祭奠他牺牲在战场的战友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