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公案:庭前柏树子

作者: 西西先生2010 | 来源:发表于2019-01-20 11:53 被阅读1次

原创:西西先生 

禅宗的“公案”是指禅师和弟子之间关于佛(佛性、禅、佛法大意……)的对话。如果用我们现代的话来理解就是关于“人生真相”的探讨。只是在禅宗中他们探讨的方式,有点“诡异”,似乎总是有话不直说,让一般人摸不着头脑。所以会觉得很费解,甚至会怀疑禅师是否只是在故弄玄虚而已。真实的情况是禅师非常诚心且慈悲的在“点化”你,因为任何的语言概念都只是指月的手指,禅师唯恐你会迷指忘月,所以通过各种手段绕开本身就是窒碍的语言让你顿悟实相。下面我们就看则公案。

师上堂谓众曰:“此事的的,没量大人,出这里不得。老僧到沩山,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沩山云:‘与我将床子来。’若是宗师,须以本分事接人始得。”时有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庭前柏树子。”学云:“和尚莫将境示人。”师云:“我不将境示人。”云:“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庭前柏树子。”

译文:

赵州禅师上法堂,对僧众说:“禅(明心见性)是真实不虚,即使大根机人也不能超然于其外。老僧我参访沩山禅师,有学僧问他:‘什么是达摩祖师从西方来东土传授的佛法意旨?’沩山说:‘给我把床子拿过来。’如果是宗师,就应该以本身分内之事接引人才可以。”

这时有学僧问:“什么是达摩祖师从西方来东土传授的佛法意旨?”

赵州说:“庭院前的那棵柏树。”

学僧说:“和尚你不要用物境示人。”

赵州说:“我不拿物境示人。”

学僧又问:“什么是达摩祖师从西方来东土传授的佛法意旨?”

赵州说:“庭院前的那棵柏树。”

这则公案很普遍,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则公案有句话要注意,“若是宗师,须以本分事接人始得”。什么是“本分事”就是分内之事,本来就有的东西。暗指“禅的原貌”。赵州的意思是真正的大禅师是不跟你讲经说法的,没那么多说辞。直接用禅的原貌来接引你,直接就让你在当下悟到本源。既然赵州就是个大禅师,那他自然就用本分事来接引禅僧,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对话。这位禅僧问什么是达摩祖师从西方来东土传授的佛法意旨?其实就是在问什么是禅?和问如何成佛,什么是佛法大意都是同一个意思。那赵州回答的庭院前的那棵柏树。显然就是本分事,也就是禅的原貌。禅僧不解,觉得那只是物境而已,我想知道的是什么是禅,赵州再次告诉他,庭院前的那棵柏树。显然学僧看到的是“看山是山”但禅师看到的是“看山又是山”,禅师要做的是让你从“看山是山”的俗情妄识中一跃而入“看山又是山”的禅悟中。也就是一瞬间的顿悟。既然禅是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那也就是说我们是可以在当下此处直接悟入。如果我们是用手机在看这篇文章的话,那么“手机”不能叫做“手机”,也不可以叫其他名字,那你该叫它什么?

 现在我们往上推看看这则公案的开头部分。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沩山云:‘与我将床子来。’尽管沩山没用赵州说的“本分事”接引禅僧,但是他依然在接引。只是方式上不及赵州的赤裸净然。这就好像你的哥们说“看前面那个女的真漂亮”和拍拍你的肩指向前面的女生说“快看”。其实他想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那么为什么沩山的回答却是;“给我把床子拿过来”。如果同一个问题是问临济禅师,那临济肯定会大喝一声,如果问德山,那他必然棒打此僧。其实这三位禅师的举动都出于同一个根由。这就好像你四处参禅访道,不远万里跑到五台山面见一位禅师,问“如何是禅?”禅师没好气的说“何必呢?”然后拂袖而去。你能体会自己当时的心境吗?其实并不是禅师故意不告诉你,而是说了没有价值,需要你自己悟才是你的。其实这有点类似情侣吵架,你问女朋友:“宝贝,你为什么生气?”女朋友回答你:“你还有脸问?”。难道她告诉了你实情会有用吗?只有你自己意识到了才会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虽然禅宗公案中绝大部分的禅僧都是当下大悟,但是在他们当下大悟之前是积累了很多悟缘的。也就是说他们其实已经探索了很久,从未懈怠过。因缘成熟了,于是在禅师的点化下,顺利开悟了。对于现代人而言,如果想要窥探禅的奥秘、人生的真相。探索欲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不曾探索过精神世界的奥妙,却指望某人的直指而能当下顿悟,几乎是天方夜谭。个人自身的努力与善良品性都是绝对必不可少的。这篇文章写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希望能引起诸位的思索与探索。

相关文章

  • 禅宗公案:庭前柏树子

    原创:西西先生 禅宗的“公案”是指禅师和弟子之间关于佛(佛性、禅、佛法大意……)的对话。如果用我们现代的话来理解就...

  • 赵州和尚为啥说庭前柏树子是祖师西来意

    【禅宗公案】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庭前柏树子。”云:“和尚莫将境示人。”师云:“我不将境示人。” 【...

  • 禅宗史136:庭前柏树子

    有一天,一个僧人问从谂禅师道:“请问师父,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从谂禅师马上道:“庭前柏树子。” 祖师西来意之问,...

  • 禅宗史136:庭前柏树子

    有一天,一个僧人问从谂禅师道:“请问师父,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从谂禅师马上道:“庭前柏树子。” 祖师西来意之问,...

  • 庭前柏树子

    某和尚问赵州禅师:“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庭前柏树子。” “你只指出了一个物体。” “不然,我并没有指给你一个物...

  • 禅宗讲:“庭前柏树子”是为何意?

    禅宗强调当下直接的体验,强调刹那片刻的真实。 《坛经》说:“西方刹那间,目前便见”。石头希迁强调“触目会道”。临济...

  • 幸福人生:耳听为虚?声音是假?向禅师学学“听”的艺术……

    今天的公案有点绕: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赵州从谂)曰:庭前柏树子。 曰:和尚莫将境示人。 师曰:我不将境示...

  • 【游记64】赵县柏林禅寺札记

    1 庭前柏树子 柏林禅寺因寺中柏树森森遮天蔽日而得名。而让世人皆晓“庭前柏树子”的是名震寰宇的赵州禅师。 柏林禅寺...

  • 禅宗公案

    浙江的法眼文益禅师,往闽南参访时,行脚途中遇雪,就暂在地藏院中借住,因为风雪多日,与院主桂琛禅师相谈甚契,雪停...

  • 《正念的奇迹》学习笔记10——庭前柏树子

    第六章讲了一个很有趣的公案——庭前柏树子。 唐朝赵州的观音院里有很多古柏,有一天有一人问赵州禅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禅宗公案:庭前柏树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rrx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