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培养阅读习惯的时候,我逼迫自己去读书、去理解、去写笔记、去做思维导图。一周一本书。你问我读完一本书后,收获了什么?一张Xmind制作的思维导图,一篇几千字的文章。当我离开手机或者电脑,导图上画了什么,文章上写了什么,与我再无关系。
换言之,什么收获也没有。
你问我感觉怎么样?大多数时候是很痛苦的。偶尔会快乐,但短暂。因为多是建立在文章发表出去后,虚荣心所带来的愉悦之上。
当这种毫无正反馈的痛苦与逼迫到达某个临界,就会开始懈怠。阅读会继续,但读书笔记却从一周一书,变成两周,一个月,直至一个字都不写了。这种疲惫的状态,会延续很长的时间。
于是我问自己,为什么辛辛苦苦读了一本300的页的书,却连1千字的读书笔记都产不出来?
1、书读的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了不到100页的书,就想行云流水般写出一篇3000字深度好文,拉倒吧。
奉劝那些有时间看综艺节目、有时间玩网络游戏、有时间在论坛灌水、有时间在社群撩妹……却没时间去离宿舍不到500米的图书馆的人,你是否该审视下你的时间去哪了?
有小伙伴就会说:人混,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能怎么办?补呗。
这里注意不要急躁,否则就会陷入了速读误区,也就是即将要说的第二点原因。
2、过度追求阅读速度。
互联网时代下,各类文章、资讯、书籍等数量爆炸,将人的心都炸焦了。所以,人人焦虑,人人求速成。
武侠中有个词叫“唯快不破”。这个词,我在去年参加阅读训练营时,听Sothie提到过,“唯快不破”不仅是武功秘籍,也是写作秘籍、阅读秘籍。
新媒体文章哪些词最能吸引人的眼球?
“只需3分钟就能搞定……”3分钟,大概能泡好一杯面,解完一次小手。
“十分钟从入门到精通”,你精通只要10分钟的话,别人精通用了1年,你叫人家情何以堪?
1年读完100本超难啃的经典书籍,厉不厉害,牛不牛逼?
1周读完2本书,外加超详细8000字笔记,厉不厉害,牛不牛逼?
战隼老师一天1本书,厉不厉害,牛不牛逼?
你想不想做这么厉害,这么牛逼的人?谁特么不想?
于是为了解锁“1年100本书”的新标签,那一个八百里马不停蹄,连千里马都跑死在路上了,偏偏乐此不疲,引以为豪。
却从不去想那些速读者背后庞大的积累,实际上,对于某个主题的书籍,他们早已读的七七八八了,偶然遇到一本看似不错的书,读完自然一两天就搞定了。
而你不知道,于是读的囫囵吞枣,走马观花,眼睛看过一遍就算完事,根本不管有没有看到。
这种赶着投胎的读书方法,看起来很快,量很大,但却有“低水平勤奋”之嫌。
这就会导致第三点原因。
3、书得次数太少,理解浅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小六开始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叫《两小儿辩日》。比起唐诗的对账工整,文言文实在拗口难记难懂。难懂?那就暂时不去弄懂。先读通了,背顺了再说。
在之后的整个中学生涯中,我都是依靠背诵。很多时候,讲一遍就算,基本不会再去不去刻意搞懂某个词某句话是什么意思。背着背着就心领神会了。
当然,我并不赞同这种盲背的学习方式。只是,温故而知新。好书读一遍,和读十遍,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多人(包括)看一遍就以为自己都懂了。你要让他讲,这书讲了什么,就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
我记得有个周末下午,我一个人在家。当时在读《从零开始最运营》,读完成了一二三章,做了思路清晰的导图,还记录了一些要点做补充。
反正一个人,左右无事,我就对照着导图和笔记,假装自己是一个分享者,去复述书中的内容。我以为我会说得很顺畅,但实际上,有些知识点我根本说不开,举不出例子,甚至对于某些关键词,我根本毫无概念或印象。
于是我不得不在翻到那个不明白的地方,再去读一遍原文 。
这还是互联网相关的书籍哩。若是国学经典,更需要细细研磨。
如果一本书,只读一遍,很多东西其实是很模糊的。这种模糊的理解又是很浅薄的。要写出一个有深度的东西,一定是你对这件事的理解更有深度。
4、缺乏思考,不重积累。
论语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读书是学习的方式之一,但很多时候,人们并不知道该如何去思考。
个人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应用。
工具类书籍,看懂了就可以操作。
而实操性偏弱的书籍,如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思考的地方,但实际应用出来,就不得不下一番功夫去思考怎么做。
个人比较推介《这样读书就够了》中RIA便签读书法。这种读书方式不需要读完一整本书,就能产出一个关于读书感悟的MVP。非常省时省力,还有用。
还可以借用一些思考模型,比如常见的5W2H,结构思考力等,来帮助自己主动思考。
二是拓展。
例如,时间管理运用,在《让未来现在就来》提到过,在《小强升职记》提到过,在《与时间做朋友》提到过,那么,他们所提到的时间管理有何异同,举证的案例是什么?他们的写作结构有何不同?你是否使用过这种的方式?等等等等。
这些都是可以作为思考的成分,慢慢培养思考习惯。
读书过程中,把思考的东西与感受记录下来,当你再次翻阅这本书时,感觉会完全不同。
5、懒癌发作,无可救药。
为什么小学时,语文老师就一直让我们培养写日记的习惯。其实重点不是你记了什么,而是你是否在“写”。
当你有一个很小的构思时,就马上动笔写出第一句。
看我的公众账号,可以发现几个月没更新。为什么?你说我4、5月份没读书吗?有!我可以晒笔记给你看。那你说我没有感想吗?有!
就是拖着不去动笔。
懒字当头一把刀,切断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使得阅读的效果打了折扣。
有朋友说我不是懒,而是不敢动笔,不知道怎么去写。——哦,那就是在前面提到的四点中偷了懒,才导致写不出东西来。
这五点原因,几乎是一环套一环。
这五点原因,归根结底一个字,懒。懒得去阅读,懒得去回顾,懒得思考,只想求速成,求捷径。
读书之法
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就读书的方法,提到三个点。
第一点,循序渐进。
一口吃不成大胖子。
如果没有特别的天赋或背景优势,不要寄希望于什么“7天构建x领域知识体系”从而一劳永逸。这样搭建起来的所谓体系也是不牢固的。
如果遇到某一个与之相悖的观点攻击,整个体系就会崩塌。不仅前期的努力前功尽弃,更可能你对知识的不确定性和疑惑会越来越深。
所以,阅读也要循序渐进。从初级到高级,从入门到精通。
第二点,熟读。
所谓“熟读”一词,于互联网时代,可以有新的解释,即择优熟读。
古文的国学字字经典,值得细细品味其中的奥秘与背后的深意。
然而现代的书,并非每一本每一字一句,都值得奉为圭臬。许多大V们认为:大多畅销实用型书籍都遵循帕累托法则。即以20%的核心,阐述了80%的内容。也不知精不精准。
不过这也表示,“熟读”是应有选择性的。在一大堆书单中,选择某几本熟读;在某一本书中,选择某个主要的章节熟读。
第三,精思。
精于思考,是最大的勤奋。
与其忙忙碌碌,追求着数量和速度,不如适当停下来,一边思考,一边记录所思所悟。
这是我对于阅读的几点偏个人化的思考。
——END——
网友评论
但是多读学术经典,比如《论自由》,你得跟精妙的思想做斗争,还得跟可怕的翻译斗争,自然而然就费脑了。我读了几天《论自由》,明显感觉到进步:第一天读两个小时,每30分钟睡一次。现在大概40、50分钟才会觉得疲惫。
每晚看到凌晨。周末一寝室女生都去约会,溜冰,聚餐,我一个人在寝室看书。
真的要看很多很多,才能写得出啊!现在在写网文,一本完结。。。
下辈子我要远理科,再不当码字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