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枝几年来一直把三儿子一家视为路人,完全拒绝和他们有任何来往。大地震发生的时候,李利华冲进东屋救出奶奶的行为,其实是稍微温暖了一点王桂枝冰封的心。
当李利华在窝棚里弯腰背起王桂枝的时候,她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排斥和拒绝。李志梅和李瑞昀赶紧拿上准备好的行李,跟在李利华身后,一起搭乘公交车,前往火车站。
大地震过后的火车站,到处都是被破坏的痕迹。断墙残壁,地裂流沙,满目疮痍。因为是临时修复、通车,车站里的设施没有完全修缮完毕,一切都是简便行事。
和李瑞昀、李瑞晔兄弟俩考虑的一样,许多人都想着把老弱病幼的亲人们暂时送到外地暂住,避开严寒和重建家园的困难时期。人们扶老携幼,在火车站形成了规模宏大的人潮。
在汹涌的人潮中,李利华凭借自己年轻力壮,背着瘦小的王桂枝灵活地穿插前进,颇为顺利地到达了简陋的候车棚。
李瑞昀和李志梅气喘吁吁地跟在李利华后面,直到他把王桂枝安顿在候车棚的简易长凳上坐下,李瑞昀和李志梅父女俩才停下来,急促地大口喘着气。他们呼出来的热气立刻化成了白色的轻烟,在寒冷的天地间袅袅上升。
看着火车站熙熙攘攘的人群,再看看斜倚在李利华身上的王桂枝,李瑞昀做出了一个临时决定:让李利华和李志梅姐弟俩一起送王桂枝去沈阳李瑞暄家里。
李瑞昀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王桂枝和李志梅、李利华。他说出了自己做出这个决定的理由:李利华可以背着王桂枝行动,至少可以减少王桂枝在旅途中的辛苦。
李利华立刻表示说:“大爷,没问题。我一定和志梅姐一起,把奶奶安全送到大姑家。”
王桂枝闻言,闭上了眼睛,脸上神情淡定,沉默不语。
李瑞昀知道,母亲这是默许了自己的临时决定。他把买好的火车票交给了李志梅,嘱咐她们姐俩一路上一定要照顾好奶奶。他同时交代了,一旦把奶奶安全送到之后,姐弟俩要即刻返回,不要在大姑家滞留。
李志梅和李利华满口答应了。在整个过程中,王桂枝都静静地闭着眼睛,仿佛置身事外。
李瑞昀在车站的流动售货车上买了一些食物,交给李志梅,让她带着去李瑞暄家。万一路上饿了,也可以垫一垫肚子。
“呜—”一声汽笛长鸣,黑色的火车头喘着粗气,冒着白烟,拖着绿皮车厢,轰隆隆地开进了车站。
人们拥挤着排好队,向着站台鱼贯而入。李瑞昀被拦在铁栅栏外,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李利华背着王桂枝,顺着人流走进了站台,走向了绿皮车。
王桂枝在检票口睁开眼睛,看着紧跟着李利华的大儿子,轻声说了句:“老大,回去吧。”然后就不再吭声了。
八十多岁高龄的王桂枝,在大地震的天灾之后,带着浑身的伤病,在孙子孙女的护送下,有生以来第二次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K市。
“呜—”汽笛长鸣,火车轰隆隆地驶出站台,驶出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K市,奔向远方,奔向不可预知的未来。
《流年·花殇》的上卷到此结束了。
全凭大家的支持和鼓励,才使我坚持272天,每天更新,用手机敲出了八十多万字。在此,感谢所有支持我,陪伴我一路坚持下来的亲朋好友、陌生读者们!谢谢了!
接下来,准备休息一段时间,同时考虑如何在不违规、不犯禁的情况下,写出《流年·花殇》的下卷。
再次感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