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年9月13日 星期四
天气:晴
今天游览了盼望已久的阿里山。


阿里山,位于台湾省嘉义市东方,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清爽宜人。
阿里山共由十八座高山组成,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隔陈有兰溪与玉山主峰相望。群峰环绕、山峦叠翠、巨木参天。
相传以前,有一位邹族酋长阿巴里曾只身来此打猎,满载而归后常带族人来此,为感念他便以其名为此地命名。
阿里山的日出、云海、晚霞、森林与高山铁路,合称阿里山五奇。
我们先去游览山水,再观看阿里山的姑娘、小伙子表演节目。
阿里山自然风光优美,山上森林资源丰富,植被种类繁多。登临阿里山最高峰塔山,极目四望,可见云浪在空山灵谷间飘移,云海活灵活现,时而静若处子,忽而大海翻腾,真如有条巨龙时隐时现,飞舞于云头一般,令人叹为观止!
古木参天的阿里山内,四季常绿,奇草异花特多。请欣赏我拍摄的花草。




我们还走过达娜伊谷大桥,挺刺激的。

我们从小就唱“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今天终于见到了他们,他们都是邹族人。


邹族人的宗教信仰属于超自然的神祇信仰。主要的神祇有天神、战神、命运之神、猎神、土地之神、粟神、家神、社神等。
邹族人以狩猎为生,皮衣,皮帽是主要装扮,除鞣皮的技术之外,以籐编的置物篮或背负猎物用的网袋为主。
在剧场我们观看了原汁原味的邹族传统歌舞及动人歌声。节目内容从传统到现代、从现代到创新,除了的邹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祭典、舞蹈表演之外,有将民族元素与地方特色结合去作现代舞呈现的表演,还有邹族创作才女、青年的歌曲演唱及乐团演奏。

此番来阿里山不枉此行!
下午游览了佛光山,是我见过的最大的寺庙。

“佛光山”名为“山”,实为“寺”,或者更贴切的该称呼为“都”——“南台佛都”。
佛光山在高雄,面积特别大,仅四大主殿之一的大雄宝殿就占地1800坪,即5940平方米。台北故宫博物院占地约一公顷,一个主殿占了故宫的一半。
从大门进入,两边菩提树下,是汉白玉石雕五百罗汉,绿叶白石,相映成趣。
步上两重台阶,再过一重华藏玄门,就是大雄宝殿。
这宝殿在形制上,与平常所见未见区别,唯其宏伟和辉煌、精美,令人惊叹。
内供三尊大佛:主祀释迦牟尼佛,左右陪祀药师佛和阿弥陀佛,皆高二丈余,崇伟肃穆。
大殿四面墙壁有14,800个小佛龛,各奉佛像一尊,光明灯一盏,在万灯照耀下,使大雄宝殿更显庄严神圣。
二重檐的屋顶上,黄色琉璃瓦,堂皇而沉静,殿前没有香炉,没有缭绕的烟火,干干净净,一派佛门净象。
佛光山最突出的塑像是金身接引大佛。高达120公尺,全身塑金。左手下垂作迎接状,两眼半闭,右手举至肩,掌心向前,手指向上,表示“接引上天”。

佛像全身贴金,与朝阳暮霞相映,金光万丈,耀眼夺目。
台基上排列着一圈与其相貌姿态相同的佛陀,从山下放生池到大佛前的两侧,也都排列着佛像雕塑,共480座,皆镀金身,气派宏伟庄严,确有投身佛国之惑。
五座形如莲花瓣的小山组成,具备了构建佛国净土的条件。设计上,仿效大陆四大名山,建有不同的殿宇和作用。
第一座山为东山,建有地藏殿、大佛城、大智殿、男众学部。
第二座山供信徒朝山礼佛,包括有放生池、不二门、净土洞窟、宝藏馆、朝山会馆及大雄宝殿。
第三座山有宝桥、大悲殿、东方佛教学院、中国佛教学院女众学部。
第四座山是普门中学,是社会教育区。
第五座山是峨嵋金顶──普贤殿、佛光精舍、大慈育幼院。
在功能设计的构想上,将抽象之佛法,藉现代的雕刻、绘画等艺术,以具体、巧妙的方式表现,一一展示出来,介绍给大众。
这宏伟建筑群的总设计师和创办者是星云法师。俗名李国深,法号悟彻,江苏扬州人。
为提倡“人间佛教”之道,一砖一瓦建立起来的“佛光山”,已成为台湾信众最多、最负盛名的佛教圣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