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一直不太弄得清楚一个因果关系:究竟是变故带来了原生家庭的问题,还是原本存在的问题引发了变故。我几乎也是带着这些困惑和困扰,走向了心理学和自我探索的领域。时间久了我会发现,大多数时间,我都还是选择逃避策略,这对我能量消耗其实是最少的。但事实上,这并不代表我会「努力」去回避问题,而是一个接肉丸的心态,有事情出现,我就去面对,顺便获得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即便是我现在在家人看来,处理人际关系,特别是和家里三姑六婆的关系,都比较洒脱,因为不太在意他们的评价。但在过去而言,我只不过躲得比较好,事后的确也不在意他们说了什么,但相处的当下,以及对于必须接触这件事,我是很不舒服也很抗拒的,只不过算是作为「家长」的位置,不得不去面对罢了。所以,我每次在处理亲戚的事情上,都要耗费很大能量。
可是,随着经历过越来越多适合自己的关系,明白好的关系是会滋养人的,而不适合的关系才会消耗人,就会想反问自己:我为什么要维系一份不适合自己的关系?如果只因为是亲戚的关系,那觉得束缚我的是什么?我不能调整到自己舒服状态的阻碍在哪里?
道理其实很简单,我把这些关系当成固定存在的了,被血缘关系定在了那里。但血缘只是一个相遇的契机,最终关系的走向,取决于我们交互的点滴,这个其他类型的关系并没有本质的差别。之所以我们很难去清理亲戚这样的关系,是因为这些关系往往是多元的,不仅仅是两个人,而是还有相关的其他更多亲戚。我们在潜意识里,会被家族群体对自己的评价所左右。说白了,我们怕被熟人差评。
因此,我们在交流时,往往顾及很多,唯独不容易说出自己真实的需求,比如,也许两个人真的没什么感情,却要表现出亲近,因为大家是一家人,我们大概比结束一段没感情的恋爱还难去处理家族里的关系。可是,大多数时间,我们都心知肚明,却要努力配合彼此表演。因为有了血缘就去要求感情,这是多么荒谬的逻辑。说出真实的感受并不容易,非常有可能被人指摘成冷漠冷血一类,可一旦可以说出来,就是主动停止了这场戏,其实,是对自己的解脱。
我的能量其实都耗在了压抑自己真实想法上面,为了维持表面的关系。说出真实的感受那一刻很难,对方接受更难,但是不是可以接受,会如何回应是另外一回事,最重要的是,我们给了自己回归真实的机会。家庭也许是被动接受的,可是,对于如何选择相处状态,我们一直是自由的。我们没办法选择原生家庭,但可以选择如何「对待」。被伤害是事实,要不要继续「成为」受害者,却是选择。
2019/10/21 (264/36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