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睿可在路上
还记得我们以前开过的包子铺吗?
现在你已经是全国连锁包子铺的老板了
最近,你发现有个包子铺业绩一路下滑
你找到这个包子铺的店长小锤一脸严肃的问:
小锤,你负责的店铺业绩一直在下滑,你准备怎么处理?
小锤有些紧张,说到:
老板,这两个月走了两个得力干将;
另外,这段时间市场上出现了一个竞争对手,和我们卖的包子种类都一样,但是价格要比我们要便宜很多
如果能给我招几个人,再给我一些降价折扣,我有信心业绩一定能提上去
你听着觉得像是借口,便质问到:
招人没问题,但是价格高不是理由吧,我们一直都是这个价,而且,为了保证质量,我们的用料都是最好的,利润本就不高,你再降价,利润就更少了
小锤接着说:
现在市场上有了竞争对手,他们通过降价抢占市场,我们再不降价,晚了就没市场了
只能通过薄利多销,先把对手赶出去,占据市场!
听他这么一说,你心头一紧,感觉挻有道理的,还没等你开口,
小锤又接着说:
只要您给我降价的折扣,再给我配两个人,我保证下个月的业绩能提升两倍!
一定把市场拿回来!做不到我就走人!
你被他打动了,同意了他的条件......
一个月过去了,
包子铺确实销量提升了2倍,但是由于是打折出售,加上新增的人力成本,团队的运营奖励成本,利润竟然是负数!
而且,竞争对手又降价了!一副誓死都要打价格战的架势!
小锤又提出要更高的降价折扣......
再降?会亏更多!
不降?市场就没了!
裁人?团队会散......
一时间你焦头烂额
为什么会这样?
那是因为你只看到了问题的表面,没找到问题的本质!
要知道什么是问题的表面和问题的本质,首先,我们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问题”
如果有人问你一道高数题,你根本没学过,那这道题对你来说就是问题
如果你是大学数学教授,这道题对你来就不是问题
所以问题就是你的认知和问题本身之间的差距
再比如:老板问你:你负责的项目这个月业绩怎么那么差?
这是个问题吗?
不一定
如果公司给你的目标是100万,你才做了50万,这就是个问题
如果目标是100万,你做了100万,老板还这么问你,你估计会满脸问号,业绩哪里差了?
所以,问题也是期望与现状的落差部分
而我们常常说的,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也是因为没有问题,就意味着不知道目标在哪里,也不知道现状是什么,
只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随波逐流......
我们所有解决问题的办法,都应该围绕落差部分来展开思考,弄明白问题到底是什么
不然讨论的过程就会变成鸡同鸭讲,或高身炮打蚊子,发现了症状,却用错了药
接下来,我们要用以下几步,把问题精准描述出来:
第一步:明确期望值
你的目标是什么?
正常的情况应该是如何的?
这个目标是可衡量的吗?
第二步:精准定位现状
现实中的现状并不是单一维度的,需要牵扯到许多方面,
比如前面包子铺的业绩问题,仅仅只说数据还不够,得从历史销售数据、团队人员状况、渠道营销、市场环境、竞争对方等多个方面来全面描述
描述的时候,还得区分事实与观点:
今天好冷!冷是事实还是观点?你都冷得发抖了是不是事实?不对,冷其实只是你的观点,气温=0摄氏度,才是事实
第三点:用落差部分,精准描述问题
不要像前面你老板问的“你的业绩怎么那么差?”这样模糊的问题,因为他认为的差和你认为的差,也许不一样
你眼中10%的下跌,也许算正常波动,他却忧心忡忡
那么,你们之间的问题,其实是什么才算差
你老板应该问:你之前三个月的业绩分别是:100万、110万、105万,这个变成了80万,我们来讨论一下,下个月如何能做到120万?
一个问题,就像是一个开关,只能打开其中一个抽屉,你要的解决方法就在这成千上万的抽屉里面藏着
如果你问错了问题,就开错了抽屉,不仅找不到解决方法,可能还会由此产生更复杂的问题
比如:你加班晚到家,又累又饿,家里一团糟,还有凉水喝!而你老公却在打游戏打得昏天暗地!
如果你上来就发脾气,砸他的键盘,大声喊到:玩玩玩!只知道玩游戏!日子还过不过了?
会发生什么?反正不会有什么好事发生
所以,你先别着急上火,先想想:
你的目标是什么?你的现状是什么?你怎么描述?
目标是吃到现成的饭菜,好好休息一下
现状是肚子很饿家里没有吃的
最后,这样跟你老公沟通描述:老公,我现在又累又饿,想马上吃点东西了好好休息一下,但是家里没有任何能吃的,你能帮我煮碗面条吗?
相信你老公肯定会去帮你煮面条,再不济也会给你点个外卖,等你洗完澡了是不是就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了?
但是,生活工作中的问题数不胜数,还有很多复杂的问题,需要更明确的解决方法
今天问题描述清楚了,下次我们再继续聊解决问题!
我是超龄追梦二胎妈妈--睿可在路上。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
和我一起成长吧!
最坏也不过是大器晚成!
本文为【《认知红利》作者:谢春霖】免费课程《第十七课 一秒钟,看透问题的本质》课后笔记(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