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道学•国学•养生国学与传统文化
了悟分明,何思何虑。----阳明心学中的“启蒙力量”

了悟分明,何思何虑。----阳明心学中的“启蒙力量”

作者: 共童成长de文婷 | 来源:发表于2017-08-29 23:18 被阅读0次

    2017年8月25日,“启蒙力量”首次登陆地处中国最南端的海岛---三亚,非常有幸参加了本次活动,开堂第一课讲的便是王阳明。

    王阳明,被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他还领兵平乱剿匪,用极少的代价闪电般地彻底击败了数倍于己的敌人。是史上极少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标榜,是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普世价值观。

    本次课程的主题是“启蒙力量”,主讲王三享老师带领我们一起重温了《传习录》中一个非常有名又饱受争议的故事:

    一天王阳明与弟子去会稽山游玩,有弟子问:“山上的花在山中自开自落,花明明在心外,怎么会在心内呢?”王阳明回答:“你没有看花时,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花,那么花在你的心中一时分明起来。可见,花并不在你的心外。”

    一、什么是“心”?

    一直以来,阳明思想被视为“唯心主义”,当我们探讨唯物与唯心,首先要明确究竟什么是“心”。中国古人对“心”的探究,早已超越于血肉之上,近些年来,即便是语言的不同,在其更为细微之层面,我们迎来了将唯物与唯心重新审视的时代,并且有足够理由相信,人类精神文化领域,存在着深层的普遍性,有文化上会通与比较的可能,“心”这个词语也将被赋予全新的意义与诠释。

    王阳明对于“心”的认识,关键在于“寂”字,如果要用主观客观来说明,那“寂”是事物纯粹客观性的一种存在状态,并不是说没有来看花,花就不存在了。后面他又说,来看花时,花在人心中一时分明起来。所以说,通过“看”,花在人的心中,从“寂”的状态转化为“显”的状态,这个“寂”包含着“显”的无限可能。

    如果说“寂”是“体”,那么“显”就是“用”;

    如果说“寂”是“静”,那么“显”就是“动”;

    如果说“寂”是“蒙”,那么“显”就是“启”。

    任何客观事物必须以其原本的样式呈现给我们,我们才有机会了解它当前存在的状态,所以我们谈论事物客观性,离不开“关系情境”,在故事中,探讨的是花与人的关系,其核心要点在于“心”;在我们本次课程中,探讨的是这个世界与我们的关系,核心要点“启蒙”,相联系起来,即启开蒙在我们心上的那块布。

    在中国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系中,人性本善,追溯至儒家的源头,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道心乃天地自然之心,它始终以精微中正的状态存在,人心在世上可谓是岌岌可危,世道若要长守永驻,唯有心不偏不倚,了悟真我神圣本性,使心体自我澄明,方至中和。启蒙,就是开启智慧的心,觉醒于当下,是了悟之道,是处世之道,也是解脱之道。

    二、什么“启蒙”?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有言:

    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

    不可否认,我们每一个人平时都深陷无明,心里有几百只猴子上下窜动,没有一刻安止平息,并且,更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所思所虑,皆欲望使然。每天居家闲杂繁冗,出门觥筹交错,色、名、利迷乱双眼,便将情绪宣泄给最亲近的人:父母、爱人、孩子。我们在无边的贪嗔痴中发作和懊悔,轮回而煎熬度日,既是施暴者,也是受害者。课堂上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带着疑问,为寻求解决之道而来。

    当我们意识到,原来自己本是圆满具足的,只不过是被“迷了的佛”,便要将行为与之相匹配,其实,自古以来人们对此常有追问,如何才能够“存天理,去人欲”,与天道合一?王阳明早在正德年间便已给出答案:

    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欲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

    有趣的是,像当年求师问道的学生们不远千里拜在阳明先生门下那样,今天启蒙力量的课堂上,同学们来自大江南北,王三享老师也以干货倾囊相授,历史的剧幕总是轮番上演,三享老师解读阳明先生的话,说:

    先闭上眼睛,吸气,呼气,动动脚指头,当我们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一定要沉住气,要分清楚,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自己的想象。从小到大,我们心中就有着根深蒂固的信念,往往认为牢不可破,这些就像心中的盗贼,偷走我们判断事实的标杆。我们把事情一件一件分清楚,这就是所谓的“格物”,不要被原有的信念所蒙蔽,时时警觉沉积腐朽的固执,像猫捉老鼠一样,一旦心中有恶种子升起便将它清理掉,常常认错,不留余地,对自己狠一点才是实实在在的“启蒙力量”。

    当年阳明先生继续说:

    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

    三享老师的阐释也如出一辙:

    你们要时刻练习智慧家长沟通套路,做出福德的示范,发自内心坚定地认可每一个人一定是本性圆满具足的,时常内省,归因于己,与父母、爱人、孩子进行良好的关系互动,他们全部都是神圣的代名词,你们所忧虑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

    “何思何虑”,语出《周易·系辞》“天下何思何虑?”不借助任何思虑,心即与道一致。不得不佩服三享老师的感染力,深入浅出引领我们了悟关系的真谛,课堂上满满都是笑声。难怪阳明先生与弟子们说,出门的时候放眼一看,满大街都是圣人;课堂上,我们互相握住左右同伴的手说:从今往后,我们都是圣人啦。

    三、“启蒙”如何实践?

    1、立志

    三天的学习中,王三享老师不断提及“立志”的重要性,希望大家常以一个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便不会偏离正道,启蒙的力量也得以源源不断地输出。

    什么是立志?

    中国传统提倡“君子之道”,但读书人为学多是求取功名,而阳明从小立志’做圣人,讲学中也时时刻刻“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强调读书人、诸侯士大夫“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避免“茫茫荡荡终日”而“不知痛痒,终不济事”。先生曰:“善念存时,既是天理。”这个意念就是善,像树的根芽,立志,就是需要常保有此念,若能念念不忘其志,“久则自然心中凝聚,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所以,要立大志,立真志。

    2、诚意

    然意不诚,志不坚。这是阳明先生所强调的第二点---诚意,《传习录》曰:

    “诚意”之说,自是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又云:论学,惟说“立诚”二字。吾人为学当从心髓入微处用力,自然笃实光辉。天下之大本立矣。

    阳明提倡踏踏实实地连续用功,先生曰:“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字,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以往之行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功夫。“倘若心不诚,明镜上面布满了灰尘,满口圣书君言也无济于事。古人许多诚身的功夫,精神命脉,全体只在此处。于我们今人,亦无二矣。不论是儒家还是佛家,都常讲“镜子”,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欲望,像镜子一样如实地反映出来,诚意地面对自己的过往,诚意矫正,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自己的镜子,克己正行,让镜子越发明亮光彩,熠熠生辉。

    3、知行合一

    三天的课堂充满正能量,但真正践行在于一个日常的功夫,这就是王阳明先生的核心观点---知行合一。知行本体实则一个字“诚”,诚意至极,落实于事上行上,才得见合一。钱穆老先生曾说:

    意诚了,自得认识“知行合一”的本体,识得此体,自会悟到自己的良知,这才是走上王学的真路子。

    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将阳明心法活学活用。

    在日常的关系情境中,我们要控制住心的意识波动,时刻清理内心负面情绪,成为一个自救者,同时也将家人从关系的旋涡中拯救出来,一方面要兢兢业业事上磨炼,另一方面也要全然地信任自己,信任身边的人,信任这个世界。

    愿我们在圣人智慧的加持下,以己之力启除蒙蔽在我们心中的无明,从梦境中醒来,持正念,守正道,做一个了悟分明、充满力量的人。


    文/文婷  (微信:39786793,欢迎交流)

    文章为原创,转载请联系本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了悟分明,何思何虑。----阳明心学中的“启蒙力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uaa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