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那么一段时间,你压榨着自己,拼尽全力想做成一件事情?
我有。
初二的时候玩疯了,成绩一落千丈,初三的时候本来已经不想读书了,一群亲戚说你想想你爸多辛苦,你说不读就不读?他在外面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你这么瘦,又没有力气,不读书能干嘛?
我看着我爸,头发染了几次还是泛白,他看了我一眼,什么话都没说。
我却仿佛突然间读懂了他的期盼,从小就是他的骄傲,他当然希望我能一直是他的骄傲。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上一中。
到学校立即把心收得死死的,不玩不闹不说话,一心一意提分数。
初三新分班,我遇到了新的班主任,开始了我的噩梦,也开始了我的逆袭。
当时除了数学还能看外,其余的全都一塌糊涂,全得重新学。班主任教物理,也许是看我老实,他总爱点我回答问题,只要没答出来就罚我到教室外面站一节课,我物理都忘光了,哪里回答得出来?没办法,各种狂补,下课时间比上课抓的还紧,记知识点,看书,刷题。有次我在教室外面罚站的时候转头不小心看到了英语老师,他也刚好看到了我,于是心里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果不其然,英语课上课前老师也总是点我背课文,背错一句,到教室后面站一节课。单词都不认识,还让我背?好吧,回首起来,那时候真是每天都在罚站。
班主任超级凶,他一到教室,全班鸦雀无声,胆小点的甚至吓得发抖。他是我遇到的第一个骂人的班主任,也是惟一一个所有人都怕的班主任。就是从食堂回教室路上走路聊天他都要凶,让你跑回教室。
于是在两位老师的“关照”下,我不得不抓住一切可以挤的时间。吃饭做操的时候,脑海中还不断回顾当天学的知识点,上厕所都要趁那个时间背背单词,晚上寝室熄灯,就买个手电筒藏在被子里看知识点,分析错题。课余时间都利用至此,上课就更不用说了。老师讲知识点的时候我边听边看题,老师讲题的时候我边听边翻错题本,但凡觉得课上轻松的都会找点别的任务好让时间超值。
这样无限透支体力智力的下场就是,每天都睡不好觉,早上起床直到教室感觉就像在梦游,眼睛完全睁不开,到教室了跟个傻逼一样,吼人似的音量背古诗背单词,这样不会打瞌睡也很有激情。中午实在困的不行就把头枕在手臂上眯一下,好几次睡着了笔还握在手里。太困了就在太阳穴上涂清凉油,掐大腿,桌上贴各种鸡汤小纸条。每周回家在车上还在背英语课文,记语法,到家了就房门一关,一科接一科的刷题。那段日子身上完全没有力气,全凭意志支撑,真感觉我随时可能猝死过去。
哪有成绩眨眼就提上去的,坚持了一个月,我的分数没有丝毫提升,我望着试卷上的红字,委屈的直掉眼泪,我都这样不要命了,还不让我考个好成绩?哭完之后,我还是没有丝毫办法,怎么办呢,说了一定要考上一中的,于是我接着不要命。
那几个月真是我这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看不到任何方向,看不到任何光明,每天只有机械般的重复。我没有放弃的原因只有一个,只想证明一点:我这样不要命一年,考不上一中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我真不是那块料。
我看不见教室外同学的打闹,看不见教室里女生们的嘻笑,看不见操场上情侣的缠绵,我只知道一点,我只在乎一点,有没有学到知识。
还好我不太笨,也还好数学的基础在那里,三个月后,我再没有到教室外面去罚站,也再没有到教室后面去罚站,成绩也正是在三个月后有了稳步的提升。
别人眼里我就是那种一天到晚只知道死学的人,他们印象中这种学生是学不好的,于是看到我的名次不断上升,他们感到特别惊讶,对我的认知也不仅仅局限在罚站上了。
但是,还没够。
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你这成绩上一中很危险。英语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就你这成绩还想上一中?
没办法,我还有很多知识点没有捡起来,还是有很多类型的题没有做。其实说初三一年学了初中三年也毫不为过,于是我吃饭做操的时候还是想着知识点,坐车的时候还是背着单词课文。
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的成绩在最后中考前直线上升,甚至在一次模拟中考过一次班上的第一。从四十多名到第一名,我原来也可以这么厉害。
中考的成绩出来,年级第三。
没有班主任,我不可能有这成绩,尽管我不怎么喜欢他,尽管我很怕他。
被英语老师坑了,天天说我考不上一中,让我以为一中有多难考,结果分超好多,进了实验班,还是前几。早知道没那么难我干嘛这样不要命?
上了高中,我以为解放了,毕竟是一中实验班,就是倒数也很厉害吧。于是我又提着脑袋玩,于是成绩再次回到起跑线。
亲戚们又来说教了,考上大学就好了,你爸的苦日子就到头了。他们就是不说,我也会努力考个好大学的,没妈的孩子不会比别人差,我不是要证明给谁看,我只想证明我自己。
年级前三十退到年级300多名,四个实验班人数加起来也才两百多人。照我进校的名次,我冲击的学校应该是清华的,然而我有自知之明,也对自己有信心,于是定了个复旦的目标。
为谁盛放花满路,旦复旦兮心如故。
因为我很喜欢这句话,就是这么任性的理由。
高中的知识没落下,之所以成绩下降是我基础本来就不牢靠,加上学习方法死板,见效慢,虽然跟着在学,却还是跟不上,一中果然都是人才。
高中的知识相比初中要多的多,老方法自然更难见效。还好我学会了总结,还好我喜欢类比。
总结让我从一道题看清一类题,于是花比别人多的多的时间吃透一道题,然后再遇见这类题就不怎么花时间了。类比让我想的多一点,遇见易混的两个单词,我会特别留意,再在脑海中搜寻同样易混的单词还有哪些,这样刚开始很难受,熟练了几乎不怎么花时间的。
我知道怎么提升成绩,差的只是投入的时间。
高三那一年,任谁都是苦不堪言。
去食堂吃饭一直都是用跑的,一方面比走节约时间,另一方面不用排队。吃饭做操时依旧回顾知识点,走路时也在分析题目。相比初三那一年,高三其实还要轻松点,至少不觉得那么绝望。
理综怎么提都超不过220,同学选择错四道就痛呼理综跪了,错七八个的我默默分析试卷,怎么这么糟糕?最差时考过150,跟别人数学一个分。英语考不过120,语文考不过110,看到模考成绩真是绝望。一本都考不了还想考复旦?
你没有努力时成绩不好可能还心安理得,但你用尽全力却依旧没有半点成效,那个时候你还能若无其事的坚持下去吗?
同学有的每天玩闹,很少刷题,但他们就是考的好。认真学习的比自己更不要命,无所谓的依旧每天开怀大笑。我看到他们一个个胸有成竹的样子,感到异常无力,觉得自己真的是尽力了。
但我没来由的问了自己一句:你真的已经尽力了吗?
尽力了吗?我认真的回顾了下这几个月,尽力了啊,能做的都做了。但转念一想,知识点都掌握了吗?难题都能做出来吗?陷阱题都能看出来吗?不能,那就是没有尽力了。
于是我坚持了下来,不看分数,只问内心。因为不会做就恶补知识点,因为失误就记下错题类型,万分小心。掌握了多少知识自己心里最有数,哪次分数是运气还是实力自己心里最清楚。
可能是我真的有点笨,过年前,努力了几个月的收获是分数丝毫没变。正当我准备接受现实的时候,分数突然上来了。于是我看到厚积薄发的希望,继续玩命,成绩终于有了起色。
考前两个月,成绩终于恢复进班水平。
我永远记得晚上借着台灯打着哈欠分析试卷的情形,永远记得晚上在操场上不顾一切奔跑的疯狂,永远记得那种对未来充满希望又非常抵触甚至拼命躲藏害怕它到来的模样。
我常常想,如果最后成绩没有提升,我还会不会那段不顾一切的日子,我会不会后悔经历了那段除了拼搏一无所有的日子。
不会。
即使我最后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