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又是三年!
上次是离开武汉三年后回来的。这次回来,距上次离开,恰好是三年。
两次来武汉求学,两次毕业,两次离别。
武汉,一个我不喜欢城市,因为有我很多年轻时的踪迹,更重要是有我念的大学,不免时常忆起,慢慢对它的感情沉淀地深了。

这次回来,带着兴奋,带着憧憬。
10月,公司要来高校做宣讲招聘,需要毕业的师兄师姐作分享嘉宾,考虑到可以“借机”回去,于是我报名参加了长沙武汉线,才有这次返校的机会。
其实,工作地离武汉也不算远,高铁四五小时即到达,但总觉得若没有一个正当的事由,回来会有些“少年强说愁”之感。
本以为是个闲差,但忙完才知道是苦差,要联系院系辅导员转发招聘信息、贴海报、发传单、接待前来听讲的毕业生、现场拍照、解答疑问等,总之所有与宣讲招聘有关的事情都得做。而且,弄完一所学校,要赶去下一所。
终于在返程的最后一天,特地将机票订的稍晚,得以有间隙去学校走走、看看。
二、
大半年前在朋友圈获知母校建成了两栋新楼和一个体育馆,还在校时便知要建,但始终不得知建在哪。走进校门,我便先去找寻这新的楼堂馆舍。
所幸是,它们离校门牌坊都不远。当代楼在入校门后的右边,与生科院楼隔路相望。振华楼则在左边,与出版社大楼背对背。卓尔体育馆是振华楼再往西走,离西门极近,在计科楼的正前方。
大型体育馆,于母校而言,来的太晚。
若大的大学,光学生就三万余人,虽有行政楼前的九一二操场,有梅园的小操场,但毕竟是露天的,大型活动要看老天爷心情那就揪心。
2018年的毕业典礼便是在雨中进行,让多少人刻骨铭心啊。
站在尚未彻底完工的体育馆前,想像着明年他们在这里举行毕业典礼。
硬件设施的滞后一直掣肘着学校的发展,近些年“给力”的校友和校友企业,基本解决这个困难。
当代、振华、卓尔,或是校友名字或校友企业名字。
三、
看着时间不早,走满校园是不可能的了,那剩下的时间就去山上走走。
熟悉的路,熟悉的草木,久违的气息。如果时间迟个月把,就可看到多姿层染的树木了。
走着走着,一大群身穿比赛队服的人,问我十八栋怎么走。我正要去呢,便往前一指,“顺着这路直走,五六百米就到”。
走过水厂,突然发现半山路的左边,原来的荒草杂地,不知何时已整理成新的去处,铺了路通了路灯,不时能看到休憩石椅。

等大致走一遍,除了看见两对学生情侣,没有其他人,兴许是修成不久,知道的人不多。
母校有最美大学之称,这美不是小家碧玉的秀美,不是苏州园林的幽美,也不是海边旖旎风光的美,而是壮美。
壮美的一半功劳得归于这座山。不敢想像,没有此山,学校会变成什么样。
当年李四光校长就是看上这座山,才决定在此建大学发展高等教育。
本科时,半山路还是泥泞的路,读研时,就全铺上沥青。对于喜爱在半山腰跑步的人,这是极好的。
山顶仍是天然小路,石头仍是自然姿态,爬山不易,赏悦校园风光就更不易。不知要再等多少年,这里会被建设,建成一个4A景区,方便更多的人游玩、赏景和浸润灵气。
下山,路过梅园食堂,临近饭点,准备到里边吃个午饭,谁料就在门口,看到很多学生端着盘子到处找座位,里头更是人头攒动,只好做罢。

小小梅园食堂已成网红地,梅园餐厅不见了,换成了很多高档的小资小馆。不禁小慨,一届届学生愈发不一样了。
四、
时间很快,得去机场了。从教五前的校路走出,置身学生群中,即将离开,感觉自己不似归客,而是“过客”。


或许,大学是每个人的驿站,我们都只是过客。
年年岁岁物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新人总把旧颜换。
下次再回来,不知是否再等三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