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机制之四隔离

作者: 儒雅采薇 | 来源:发表于2020-09-11 14:37 被阅读0次

    今天学习的防御机制的主要内容是隔离。那么,什么是隔离?它又主要包含着哪些内容呢?

    先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例如在汶川大地震的灾难发生之后,有一位村干部的亲人去世了,但他还能在这种状态下救别人,而且,毫无痛苦的表现。那么,他就需要高度的情感隔离。也就是说他让自己暂时体会不到亲人离世的悲痛,把这些悲痛压到潜意识里面去,使自己的整个人格的力量不受这些痛苦的情绪的冲击,从而使自己处于能够救别人的状态中间。值得说明的一点就是,在地震受灾群众得到转移之后的晚上,他自杀了。我有一段痛苦的体验,这个体验正在我的能够觉察的范围里面发生,因为它过于痛苦,所以我需要采取一种办法,把它排斥到潜意识里面去。然而,这终究是类似于鸵鸟式的面对现实,终究有一天回到现实生活中,而极度痛苦不堪会采取一种极端方式来解决。

    将一些不愉快的事实、情景或情感分隔于意识之外,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心理上的尴尬、不愉快或焦虑。此处所讲的事实,是指整个事情中的一部分,不一定是全部事实,最常被隔离的是与事实相关的个人感觉部分,因为此种感觉易引起焦虑与不安。通过这种隔离,当事人使自己相信什么也没有发生,也无需因此做什么。此时,那些不愉快的情景并不是被遗忘了,而只是与该情景有关的联系暂时性的被阻断了。

    情感隔离其实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有意地不跟情感保持接触,以避免焦虑。通俗地说就是让情感麻木,人活着慢慢变得傻,麻木的过程。这样子,可以暂时性的使人忘却烦恼。如常有人说的醉生梦死,以及古代文学中的把酒言欢等等成语,就是这个意思。

    隔离一词,是一种与欲望相连系的幻想,或者过去经历的关键性记忆已经进入意识之中,但那些痛苦的情绪则不能转化为意识,这种病人通常会尽力去抑制各种过于强烈的感情。情感压抑的过程常常表现为痛苦的或者恐惧的情绪被排斥于意识之外,而以快乐原则的利益取而代之。对这些不幸的人而言,这种情况太过分了,以至于他们始终都没有觉察这种情绪的存在。

    凡事发生,必有因果。可能有人会觉得隔离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做为一种防御机制,无所谓好或者不好,它都只是在个体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出于对自身的一种保护措施而采取的应对方式。

    每个人都会从成长的过程中习得“经验”,特别是那些“痛苦”的经验,这些经验的目的通常极为明显——让自己感觉安全!可能我们很多人都曾经不小心被刀片划破手指,那钻心的疼痛让童年的我们印象深刻,为了让自己感觉安全,可能会下意识的远离所有尖锐、锋利的东西,如果不得不使用他们时,也可能会过度的谨慎小心,无论是哪种情景,给自己的感觉都不会轻松。

    其实,冷漠,冷血,不关心关注别人,不体察别人的感受,只是你保护自己,让自己感觉安全而学会的手段。只不过,这手段并不是你自愿去学的,它是在被逼迫、压迫之下不得不习得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让自己感觉安全的手段,可能都牵连着一件曾经让自己极为痛苦的记忆。

    那个隔离背后携带着某种独立的功课,自律的功课,那个找到自己内心真爱的功课。静下来心来,用心去探索时,你会发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秋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防御机制之四隔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np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