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与闺蜜聊天,说起自己的爸爸,眼里充满了很多无奈。
姊妹三人当中,就数闺蜜对自己的爸爸最好,除了逢年过节,爸爸生日,一年少说给爸爸也有1万多块,可是爸爸还是觉得她给少啦,还想要更多。
爸爸租的房子里,女儿家店全部给买齐,厨房用具,把爸爸以前买的质量不好的全丢掉,重新买了质量最好的厨具,给爸爸送去。
可是哥哥和妹妹只要有机会问爸爸要,爸爸还是会给的。
平常,闺蜜想着爸爸抽烟,喝酒,打牌每月也不少给钱,可是爸爸从不说感谢的话,总认为女儿就该给。
去年,爸爸把老家的房子卖了,悄悄地把所有的钱给了哥哥,想着将来靠儿子养老,生怕女儿知道,都是悄悄地给。
女儿女婿知道之后,心里非常生气,继承财产,儿女都有权利,凭什么只给儿子一人?
可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多说,只能徒伤感情,可是女儿两口子也寒了心。去年四个多月,闺女都没去看爸爸。
今年渐渐的给爸爸的钱越来越少,给钱的时候她不让老公知道,都是悄悄地给。
去年闺蜜回家过年的时候,爸爸在他面前说哥哥不讲良心,过年都不给爸爸一分钱。
闺蜜听到这里,立即给爸爸取了几千块钱。
其实闺蜜心里始终有一种想法,趁着爸爸还在世的时候,好好孝敬爸爸。把对妈妈的亏欠,全部弥补的爸爸身上,以免将来想尽孝的时候没有机会。
闺蜜的妈妈过世的时候比较早,那时候她家条件比较差,刚生完孩子,也没办法在妈妈身边尽孝。
后来妈妈生病过世,她觉得没在妈妈身边尽孝,始终心里是一个坎。所以这几年条件好了,把想孝敬妈妈的心全部转移到爸爸身上。
不管爸爸在别人面前说她有多不好,她只是一笑了之,从不和爸爸计较,只求自己心安。
即使爸爸把卖房子的钱给了哥哥,闺蜜也没太多计较。
只是闺蜜有一个顾虑,如果几年之后需要把爸爸送到养老院的话,假如哥哥不管,这个重担会不会交到她身上?
有顾虑可以理解,但是发什么可能性比较小。毕竟哥哥和嫂子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管自己爸爸是理所应当的,不过闺蜜可以充当一个监督人。
父母偏心,那是父母的事儿,子女养不养父母,是关乎孝道的事儿,该养还得养。
去年同事的理想是回家给父亲养老,今年看到渐渐老去的父亲,两人一时半会儿也退不了休,加之还要帮女儿带外孙,也没办法照顾的上父亲。
过年的时候,同事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准备好好伺候父亲一下。可是接到小区之后,老人住不习惯,另外,老人的健忘症也让人很不放心。
有一次同事两口子都不在家,爸爸想出去转一下,就直接走了。两口子回家之后,发现家里大门大开,进屋找老人,发现老人不在,才知道老人出门忘记关门了。
还有一天下午,老人出去之后转了一圈,忘记了路,跑到了另一栋楼的门前等同事二人。同事两口子回家之后,到处找老人,找不到。
发动了所有的亲戚在城里找,包括查看了小区的监控,知道老人没出小区,可是小区里也找不着人。
家里人都在猜测,老人可能跑到哪栋楼里面,但是具体不知道在哪栋。晚上12点夜深人静,儿子一栋楼一栋楼仔细听爸爸咳嗽的声音,才在隔壁的一栋楼里找到爸爸,这个时候老人已经冻得手脚冰凉。
夫妻二人看着这样的爸爸,觉得老人还是挺可怜的。老人五个儿女,老了没人管。住在一个院子里的老大老二,平常连一碗饭都没给老人端过。都是同事两口子,每周包好饺子,炒好菜,从城里给老人送到家里。
年过之后,同时把老人送回了农村。想到爸爸的生活没人照顾,夫妻二人商量几天,不管其他的子女管不管,他们决定把老人送到养老院。
哪怕费用要花一个人的工资,总比老人在家里吃不上饭,衣服没人洗的时候强。
哪怕父母再偏心,父母老了,该养他们的时候还是要养,这是作为子女最基本的义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