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头条读书
揭开宫廷御膳的面纱 |《天子的食单》

揭开宫廷御膳的面纱 |《天子的食单》

作者: c74a5232570e | 来源:发表于2018-12-16 07:43 被阅读59次

『文 | 拾壹啊』

在中国,礼与食关系密切,商周时期就已建立起一套相当完善的食礼制度,尤其在宫廷中,饮食行为并非仅有为满足口腹之欲的初始功能,因而其被赋予的礼仪功能就越发丰富和重要。宫廷御膳所呈现的不仅是皇帝一人的味觉追求,其背后涉及政治集权、朝贡体系、经济活动、社会风尚等等诸多层面的问题。“紫禁城悦读”系列丛书中《天子的食单》一书即围绕与皇帝饮食相关的风俗、菜品、礼制、书画、器物,再结合大量史料,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中国古代的宫廷饮食。

全书共分为“皇帝的餐桌——宋代宫廷饮食缕述”、“禁脔之思——从熹宗御膳看晚明食风”、“苏州菜与清宫御膳”、“除夕元旦清廷的国宴与家宴”、“野蔬风味亦堪嘉——巡守和狩猎途中的清帝膳食”、“清代御膳的养生之道”和“美食须美器——清宫藏御用饮食器皿”七个篇章,分别从宋代、明代、清代展示了宫廷饮食的特色与变化。

宋代宫廷饮食的一大特点就是宫外取食,时称宣唤、索唤。因为北宋汴京是美食荟萃之地,能工巧厨云集,寰区食材毕至,酿出一个活色生香的饮食风情,而且宋代皇帝对于饮食具有极为自由包容的心态,既不像前代小心翼翼地遵循礼制,也不像后世战战兢兢地银针试毒,在宋代皇帝的眼中,食在四方,享用绚烂的美食才是最重要的。

“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饮食与治国之间的一脉相承,纵观两宋宫廷饮食,时间越往后,饮食就越加奢靡,而国势却越加颓废,思来怎不让人唏嘘。

清代御膳则讲究很多,从选材、调料、搭配、制作方式都十分精细,且追求人文气息,比如绉纱馄饨。馄饨皮是方的,象征“地”,中间的一团馅儿,象征“气”,古人有“天圆地方”的说法,馄饨包了馅儿就象征天地不分、天地相裹的“混沌世界”,“绉纱”二字又把丝绸文化融入其中,显示了馄饨皮表面有皱褶的特点,讲究的美味,配上讲究的外形,达到完美的境界。

而且清代御膳还十分注重养生之道,以饮食调和体内阴阳,并做到了“药食同源”、“上工治未病”,不时不食,乾隆皇帝本人更是注重节令膳食的合理搭配,这些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乾隆皇帝的健康长寿无疑是有着奇妙作用的。

小小一本书,不论是宋代的宣唤、明代的季节色彩、清代的养生,还是康熙帝在外吃到美味特意写信给留守京城的儿子炫耀,以及书中丰富的精美图片,都把遥远又神秘的宫廷饮食真容呈现在读者眼前,有知识又有趣味,十分值得一读。

-END-

相关文章

  • 揭开宫廷御膳的面纱 |《天子的食单》

    『文 | 拾壹啊』 在中国,礼与食关系密切,商周时期就已建立起一套相当完善的食礼制度,尤其在宫廷中,饮食行为并非仅...

  • 宫廷御宴 我是美食观赛员

    食之本味 一和堂宫廷御膳 新鲜的梧桐山泉 能激发食物原本的味道 宫廷御宴采用官窑瓷器盛装食物 大明弘治年黄釉龙盘 ...

  • 为您揭开runtime的神秘面纱 <一>

    为您揭开runtime的神秘面纱 <一> 为您揭开runtime的神秘面纱 <一>

  • 中国菜系的故事

    一、鲁菜 宋以后鲁菜就成为“北食”的代表。明、清两代,鲁菜已成宫廷御膳主体,对京、津东北各地的影响较大,现今鲁是由...

  • 2018-04-15

    揭开迷雾中的面纱 ...

  • 名厨汇 | 王富希老先生--中国御膳面点大师

    中国御膳面点大师——王富希 宫廷菜传人 庄馆菜传人 御膳面点大师 花家怡园总顾问 王希富,京城人氏,知名的古建大师...

  • 呼粉部落 明代宫廷流传出的至尊滋味

    宫廷御膳种类繁多,各有各的特色,每个朝代也有每个朝代的风情。御膳分类极多,每一类下又有数不清的分支,明代时也不例外...

  • 揭开《面纱》

    先说主人公Kitty的母亲,她一生对自己丈夫不满,嫌弃丈夫事业无色,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这样一个在家事事强势的母亲教...

  • 揭开面纱

    进营053 在看到他越过马路欢快地说了句“阿姨再见”的那一刻,笑的轻松灿烂,轻快的脚步几乎要跳起来,我似乎有点窃喜...

  • 揭开面纱

    人真的是一个很奇怪的动物,总是必须亲身经历体验过之后,才知道好坏,长短。了解一个城市的优劣,就像结识一个人一样,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揭开宫廷御膳的面纱 |《天子的食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ss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