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的日子是每一天。初三的每一天对于老师,对于学生而言,都是宝贵的。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对自己所做的事产生了怀疑,究竟现在的语文教学应该教什么呢?
每周都像在打仗,每天不停地战斗,训练,却不知道目标是什么,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发挥作用。
对于近期没有成效的事,好像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坚持。因为没有了希望,没有了动力。
我反思之前过去两年的教学,究竟教给了学生哪些东西?知识还是能力?兴趣还是刷题?等等。
对学生的评估总是没有太准确,这次在请教老教师的过程中,发现可以把他们所有考试的得分项列出来,做好数据分析。
好方法总是善于学习的人研究出来的,这样方法很早之前我就听过,就是自己一直都处于知道的状态,现在要变成会做的结果,想想都很兴奋。
到了初三,发现学生们的学习自觉性会好一点。同时,也暴露了很多的问题急需解决。
例如,之前作业一直收不上来,后我才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力强的组长带能力弱的同学。外加一个负责任的课代表,那就是完美。
上课内容讲了很多,每次测试却发现学生掌握的太少,所以交作业的数量是上来了,质量去退步了。为何?
说白了就是知识不扎实,对学习没有兴趣。而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今晚上我又一次进行分工。
首先根据地学生基础安排不同的任务,精选的任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突破难关,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采用2人捆绑式改作业,每人轮流当小组长,每天做好清单,每次书写对自己提高一个要求就可以。
发现,一节课下来,比他大个别组的组长不太会安排任务,没有难易程度之分。所以导致放学前没有完成任务。
这样的好处就是好生有了更多思想的火花,而基础弱的学生,因为态度很好,学的很扎实,那么,整体来管理,好玩多了。
希望一课一得的理念落实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中。
断断续续写了一点,眼睛又开始打架了。忍不住,今天中午开会,没来得及午休,感觉太累了。
晚安,美好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