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大挑战金色梧桐简友广场
围魏救赵背后的故事——《资治通鉴》学习体会之十三

围魏救赵背后的故事——《资治通鉴》学习体会之十三

作者: 寒江雪2020 | 来源:发表于2020-11-19 16:20 被阅读0次

    学习中国历史,特别沉迷于春秋战国年代。

    那是一个强力竞争,强势生存的时代;也是一个名将辈出、大才如云、百家争鸣、文化繁荣的时代。

    那个时代,留下太多太多的故事,至今仍然令人感叹仰望,唏嘘不已。

    “围魏救赵”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而且成为日常耳熟能详的成语。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从战争的战术层面去理解,从兵法的角度去揣摩,而其背后的政治逻辑却少有人关注。

    其实,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是为政治服务的。从国际政治这个视角去理解,可能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围魏救赵的故事是这样的: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盟国齐国求救。齐威王派田忌和军师孙膑率兵救赵。田忌用军师孙膑计策,乘魏国精锐部队在赵,国内空虚,引兵攻袭魏都都城大梁,在魏军从邯郸撤退回救时,乘其疲惫,大败魏军于桂陵,赵国之围遂解。

    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 叁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推崇,并反复应用,屡试不爽。

    这场战役之所以有名,还有一个潜在的情节,就是孙膑和庞涓的对决,孙膑报了一箭之仇,大快人心。

    实际上,围魏救赵远远不是那么简单。站在那个大争之世的背景之下,其中充满了国际政治的勾心斗角和利益纷争,值得玩味。

    起初,赵国都城邯郸被围,赵国首先向盟友楚国求助,楚国朝野对救不救赵国发生激烈的辩论。

    救的道理是:楚国既然和赵国结盟,就该讲信用,如果没了信用,以后还怎么在国际社会上混呢?

    不救的道理是:乱世里的盟约都是空话,谁讲信用谁吃亏,小事情上不妨讲讲信用,表表姿态,但大事情上一定要以利害关系作为唯一的判断依据。那么,让魏国和赵国鹬蚌相争,自己渔翁得利,难道不是最佳的选择吗?

    最后,结论是出工不出力,派少量部队做做样子,表表姿态,让魏赵两国相互消耗。

    赵国没办法,又向齐国求助。齐国同样经历一番争论,最后齐威王拍板决定要救,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救,才最符合齐国的利益。

    常规的办法当然是直接出兵,驻扎在邯郸郊外,魏国一定不敢轻举妄动。但这样的安排当然救得了赵国,赵国不会受损失,魏国也能全身而退,可这样齐国什么也得不到。所以,正确的救援赵国的策略是:放着邯郸不管,向南攻打魏国,以此来削弱魏国。这样一来,邯郸迟早会被魏国打下来,赵国就被削弱了,而我们趁着这个机会,可以从魏国那里捡到便宜。

    这是政治学版的围魏救赵。大家看看,看似战争上的经典案例,其实背后都是政治的算计。

    春秋战国时代,就是这样一个你死我活的斗争时代。孔子曾说过: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在这残酷的丛林法则和血腥争斗中,催生出中华文明的坚毅和勇敢,也积累了国际政治的无穷智慧。

    施展老师在中国史纲50讲中说到,历史真正的功用,是帮助你通过过去看到未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历史学才是真正的未来学。

    如果你是一个真正关心未来的人,那你一定要多读历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围魏救赵背后的故事——《资治通鉴》学习体会之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pk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