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疯不成魔

作者: 蚁民 | 来源:发表于2023-10-27 22:37 被阅读0次

    前几天看了新上映的电影《河边的错误》,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居然没看懂!记得上次受到类似打击,还是三年前看诺兰导演的影片《信条》的时候——整个观影过程—点儿也不轻松,不是眼睛看不过来,就是脑子转不过来,完全就是花钱买罪受,自讨没趣。

    但《河边的错误》显然比《信条》更具迷惑性。我刚开始看的时候,感觉情节并不复杂,破案线索隐藏得也不深,只要跟着警察的思路走,顺藤就能摸到瓜。

    并且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看,影片中的案发时间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案发地点是偏僻的小镇。不管凶手作案,还是警察破案,使用的工具和手段都相对简单,信息量也不大,更用不上什么烧脑的高科技。

    所以光看影片的前半部分,警察办案的逻辑和推理都在我的认知范围以内,观影体验还算良好——案情简单,证据也不难找,凶手甚至“自投罗网”(疯子满身血污,手拿凶器在大街上遛达,正好被警察撞上)。

    不过影片一进入下半部分,我就和朱一龙饰演的警察队长“马哲”一样,陷入了理性和逻辑的陷阱。疯子凶手被送进精神病院以后又跑了出来,本来已经顺利了结的案子开始节外生枝,不是有人遇害,就是有人自杀。

    电影里面的场景也变得魔幻起来,虚虚实实,假假真真,让人傻傻分不清楚——到底是警察“马哲”疯了以后出现的幻觉,还是他在现实中经历的戏剧性场面?影片中究竟有几个“疯子”,凶手、被害人、警察,难道都疯了吗?

    正所谓“不疯不成魔”,经验丰富、严谨细致的警察“马哲”,在寻求案件真相的过程中,逐渐失去理智和耐心,到最后自己也成了杀人凶手。

    其实影片中有不少耐人寻味的细节,既是破案线索,又暗示了人物命运的走向,让人细思极恐。比如“马哲”家那幅原本放在茶几上、早已残缺的拼图,咋又完整地出现在墙上?又比如“马哲”和老婆在家里吃饭,一边喝酒,一边抽烟,难道他忘记老婆已经怀孕了吗?还有影片结尾时泡在澡盆里的小孩,把玩具放在毛巾上,咋和疯子在河边的行为一模一样?

    随着剧情的逻辑线索越来越混乱,正常人与疯子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不管“马哲”是不是真的疯了,我反正已经看疯了,觉得影片中的主要人物都不正常,都有疯癫的嫌疑。

    看完电影,我实在不甘心,又去读了余华的原著小说,总算找回了些许自信。小说的故事情节比电影简单清晰,人物之间的关系并不复杂,不仅对疯子的解读更为详细完整,而且对警察“马哲”在办案过程中的角色转变进行了相对“合情合理”的描述。

    毕竟余华的原著小说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才刚刚开始,社会文化和经济还非常落后,法律制度并不完善,人们的思想相对保守封闭。

    结合这篇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我逐渐理解了影片主创人员的苦衷。如果剧本完全照搬原著,逻辑线索就很清晰,内容表达也更顺畅,起码观众不会纠结最后的真相,但电影没法过审(只有看过小说的人才会明白),只能以魔幻的拍摄手法和曲折的表达方式来编排剧情,让观众自己去体会和揣摩故事以外的东西。

    就我的切身感受而言,在看过小说以后,觉得警察破案只是表面现象,案件牵涉到的人为什么会疯才是关键所在,这应该也是主创人员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

    就像电影的片头语,人理解不了命运,因此我装扮成了命运,换上神的那副愚蠢而又不可理解的面孔。尽管这句话和剧情一样晦涩难懂,但没有答案也许是影片最好的结局——只需要让观众去感受和理解发生在那个年代中的“疯人”、“疯事”,在看似荒诞和疯癫的场景中去洞察人性,审视现实。

    从虚构作品的层面来看,影片不过讲了一个“神话”故事,并不需要纠结真实性和正确性。它既可以激发观众的解读,也可以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观众的解读,反正主动权在创作者手里。

    也许当我们抱怨电影不走寻常路、故弄玄虚的时候,主创人员没准儿会在旁边偷着乐——“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疯不成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yp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