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传统文化爱好者中国传统文化
《帛书老子》“知止不殆,知足恒足”

《帛书老子》“知止不殆,知足恒足”

作者: zeeb | 来源:发表于2023-05-12 23:26 被阅读0次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声和性命相比哪个重要?性命和钱财相比哪个重要?得到和失去哪个更不利?过度爱惜自己的名声一定会盲目,过度的贮藏一定会失去重要的。所以懂得满足就不会吃亏,懂得停下来就不会危险,就可以长久地拥有。

大成若缺,其用不幣。大盈若盅,其用不郡(窘)。大直如詘,大巧如拙,大赢如㶧(退)。

最大的完成好像缺少,它用不完。最大的充盈好像没有,它用不完。最大的直好像弯曲,最大的巧妙好像笨拙,最大的赢得好像败退。

趮胜寒,靓(静)胜炅,请(情)靓可以为天下正。

动可以抵御寒冷,静可以克服炎热,本性安静可以作为天下的标杆。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天下有道的时候,把马拉去施肥。天下无道的时候,战马在郊外生长。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没有比“允许纵欲”更大的罪过,没有比“不懂得满足”更大的祸患,没有比“想要得到”这样的大错让人痛心。所以懂得满足的足够,是能一直得到满足的。

(大意)

这几种独立的诫语,意思相近,大概还是讲节制欲望,谦虚处下的。“天下有道”章的意思不明,感觉跟“小国寡民”的思想类似,把马比作人?

3000年前的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阿波罗神殿门前的石刻刻着:“认识你自己”、“万勿过度”的诫语。可见“懂得节制,不要贪婪”是人类与自然、在社会经过很多挫折之后普遍得出的结论。

不同的是,古希腊思想从苏格拉底到亚里斯多德更多是通过思考现实问题,追求哲学真理。中国思想则重视如何取舍,趋利避害。

相关文章

  • 知足是一种智慧,知止是一种境界!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知止,是中国哲学中独有的一种智慧,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这...

  • 知足是一种智慧,知止是一种境界

    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知止,是中国哲学中独有的一种智慧,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 《知足是一种智慧,知止是一种境界》

    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知止,是中国哲学中独有的一种智慧,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 欲望之贪婪

    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用投资的行话说,知足就是止盈,知止就是止损。知足止,就是要适可而止...

  • 知足恒足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最大的罪过是认为可以得到。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

  • 知止不殆能力圈

    知止不殆出自老子《道德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停止,才不会倦怠。 有时一往无前,不...

  • 知足者有福

    老子曰:“祸莫大于不知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不知足,就是贪。佛教所说的三毒,即“贪嗔痴”,贪排在首位...

  • 2021-08-03

    老子的《道德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是“已经满足于”所得,而知止,则是“获取过程中”主动放弃。 《增广贤...

  • 知足不辱

    树欲静而风不止。 缺少了“不辱”,“知足”也只是一次歧途之旅而已。 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天下...

  • 人要懂得知足,知足是一种心态,一种品质

    人要懂得知足,知足是一种心态,一种品质 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道满足的人就不会遭到困辱,知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帛书老子》“知止不殆,知足恒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xgl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