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爱因斯坦曾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学习思考有一种人,喜欢到处上课,美其名曰“爱学习“,不在乎学费高与低,报很多学习班,什么都想学。尤其是有一定财富积累以后的企业家,有人走上上课的道路,就如同打开了一扇洪水的大门,停不下来,他们甚至会花几十万去学一门课。
“去某地方参加某学习班交费15万,去某地方参加某培训交费20万”等等,听得我目瞪口呆:有钱就是任性。
学了那么多的课,有什么变化吗?看不出有什么改变,这是为什么呢?
樊登老师分析,因为他们只是浮在表面上学习,往脑海里塞了很多新知识和新概念,但不去分辨、思考、运用,也没有将知识进行内化,所以课程上了一大堆,企业也经营得不怎么样,有的生活还一塌糊涂。
这就是典型的“学而不思”型。
还有一种人,特别爱钻牛角尖,俗称“杠精”,喜欢质疑别人的经验,喜欢自己瞎琢磨,不相信任何人。他们不学习,不读经典,对前人所研究的东西不关心,认为自己没有学习他人的必要,挂在嘴边上的话就是:我能不知道这事?都这岁数了,我啥不知道?
这是典型的“思而不学”型。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爱学习但不爱思考的人,会糊里糊涂的,有很多困惑;而爱思量但不爱学习的人,是很危险的。
我表哥喜欢看书,看了很多书,但是一直处理不好和孩子的关系,找不到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看到别人和孩子关系融洽,喜欢问“能不能告诉我,你怎么和孩子相处的?我该怎么改变?”
表哥连“如何改变”都依赖别人指点,不愿意动脑子去琢磨,这书也是白看了,“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别看他讲起理论和概念来一套一套的,但是理念的东西没有形成,做事情就糊里糊涂。
人们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了,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也一直在不断发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验,也研究出许多方法,家长在选择方法的时候需要加入思考,尝试自己做决断。
如果总希望找到一个权威的人,为自己做选择,让别人给一个标准答案,那么谁来为我们自己的孩子负责呢?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确定不变的真理,我们都是通过学习知道真理,也只能无限地接近真理,理解了这一点,就不必四处提问了。
有人喜欢不断地提问,仅仅是为了逃避自己思考的责任,有的提问,甚至是逃避学习的借口。
朋友荣和我说起孙子不写作业的事:“我揍他,他就能好好写作业。”我说:“不能老揍孩子,这样不好,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她说:“好吧,听你的建议。”
过了几天。她又跟我说“我不揍他了,他不好好写作业,我就在她面前哭,他就很害怕。问我奶奶你怎么了?我说我的孙子不写作业,我还怎么活啊。”她说:“我觉得这招应该很有效。”
我说:“你这样做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内疚感,孩子就算去好好写作业,也只是为了不让奶奶哭,这是一种情感勒索。”
她看着我说:“那我该怎么办?”
典型的“思而不学”型,这样和孩子相处的结果是很危险的。如果把前人写过的书看一看,会发现这些问题早就有人思考过,也想明白了,我们拿过来用就可以。在用的过程中再加入我们的思索和判断,加入自己的发挥,将学和思结合起来。
朱熹在《读书之要》中曾言: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学和思学而不思,人会糊涂;思而不学,会很危险,所以既要学习,也要思考,经由内化,把知识串联起来,进行批判性的接纳,这是适合我们每个人学习和进步的方法。
22年度写作营第148篇,1345字,累计192474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