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会独立的思考,不要轻易相信一件事,不要把决定权交给其它人。
叔本华《读书与书籍》文摘:
叔本华(1788——1860)德国哲学家,也是涉猎广泛的美学家,对音乐、绘画、诗歌和歌剧等都有研究。著作有《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论视觉和颜色》等。
■“记录在纸上的思想,不过是像在沙上行走者的足迹而已,我们也许能看到他所走过的路径;如果我们想要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些什么,则必须用我们的眼睛”。
■“看别人的榜样而予以妥善的应用,然后才能也有类似的优点。这样的读书可教导我们如何发挥自己的天赋,也借以培养写作能力,但必须以自己有这些禀赋为先决条件。否则,我们读书只能学得陈词滥调,别无利益,充其量只不过是个浅薄的模仿者而已”。
善假于物
富二代有钱有时间,他们的无知比穷二代的无知,更令人鄙视。如果他们善于利用自己的财富和时间的话,本来可以做出一些很有价值的事情。
多读无益
我们自己的思维在读书时大部分是停止的。我们的头脑如果经常处在他人的思想影响之下,也会失去自己的活力。所以整天在读书的人,会渐渐失去自行思想的能力,就像时常骑马的人渐渐失去步行的能力一样。
读书越多,使你的头脑就像一块重重叠叠书写的黑板,每一篇读过的东西能够留存的越少。读书而不思考,就不可能心领神会,得到的浅薄印象往往稍纵即逝。
天赋是先决条件
作家的风格特点并非阅读他们的作品就可以学到。但如果我们有这方面的天赋,也许可因读书而受到启迪,引导我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否则我们在读书中除了学到一些陈词滥调,别无益处,只能成为浅薄的模仿者而已。
不读坏书
人生短促,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如把宝贵的时间用来专心一致地阅读古今中外出类拔萃的名著,这些书才使人开卷有益。
坏书关键词:流行、大受欢迎
读原著
一般人都喜欢读那些介绍或评论古今大思想家的书,却不去阅读原著,因为他们觉得现今庸人的浅薄平淡的语言比伟人的思想更容易理解。我很幸运,在童年时就读到了施莱格尔美妙的警句,并把它奉为圭臬:“你要常读古书,读古人的原著, 今人对他们的论述没有多大意义。”
建立思想体系,不怕读完忘记
要求读书人记住他所读过的一切东西,就像要求一个人把他所吃过的东西都储存在体内是一样的荒谬。身体只吸收能够同化的食物,同样,读者也只能记住他所感兴趣的东西,也就是符合他的思想体系或生活目标的东西。
当然,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目标,但只有很少人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没有思想体系,就不能对事物作出明智的评价,他们读书也必然徒劳无益,毫无主见。(本句为战隼语)。
温习
任何重要的书都应该立即再读一遍。一方面因为再次阅读能使你更清楚地了解书中发生的各种事情之间的联系,知其结尾,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开端;另一方面,第二次阅读时你会有不同的心情,得到不同的印象,就像在不同的照明中观察同一件东西。
源自:战隼的学习探索探索《大学如何读书——叔本华论读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