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苍春波
内容梗概——
写作本书期间,我有幸和两位富有魅力的专家格洛丽亚·马克(Gloria Mark)和玛丽·泽文斯基(Mary Cserwinski)进行了交谈。马克是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信息学教授,也是世界上研究注意力和“一心多用”领域最著名的专家。她曾经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以及波音、英特尔、IBM、微软等大公司合作进行过注意力研究。泽文斯基是微软公司的首席研究员,也是人机交互领域里的领军专家之一。她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和她的交谈,使本章的内容增色不少。这两位科学家合作进行过数十项有关人类与科技产品日常关系的研究。
我对她们的研究工作最喜欢的一点是,她们专门进行所谓的“现场”(in situ)研究——研究真实工作场所中的真实员工。为了检测参与者“一心多用”或收发电子邮件后所感到的压力,马克和泽文斯基让他们24小时都将监测器绑在自己身上,以记录其心率的变化情况——经过科学实验证实,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测量压力水平。经过参与者的许可,马克和泽文斯基在他们的电脑中安装了记录程序,以监测他们切换任务的频率——每隔40秒就切换一次!令人震惊的是,如果我们将即时通信(IM)、网络通话系统(Skype)等App打开,我们自我干扰的频率会更快——每隔35秒!
她们的研究工作值得关注,这有两个原因:
第一,开展“现场”研究的难度要大得多——马克花了6年时间才找到一家公司,员工同意作为研究对象。比如,一个星期不收发电子邮件——但这种研究方法特别有价值。正如她们对我讲的:“你不是把某个人带进实验室,设置人为的模拟世界的环境。相反,你是进入他们的世界,观察真实的情况。”
第二,她们的研究工作之所以值得关注,还因为它具有开创性。在她们所做的研究中,我最喜欢的是那个“40秒切换任务”的研究。我们经常从高效能、全神贯注的工作状态切换到自我干扰状态,去做某件毫无关系、重要性很低的事情。我们中断和朋友有意义的交谈去查看手机;我们放下正在写的报告,打开即时通信应用程序进行毫无意义的闲聊;我们停下正在编辑的Excel工作表,毫无缘由地去找某个办公室的同事。
她们还做过另一项研究,结果发现:工作日,我们平均每天要切换566次电脑应用程序。这个数字包括与工作毫不相关的分心,例如,我们平均每天查看21次“脸书”(这个平均数值包括了该研究的所有对象,其中有些人根本就没有查看“脸书”。如果只统计那些每天至少登录一次“脸书”的研究对象,这个数值会提高近一倍,平均每天要查看38次)。
这样的分心,显然会影响我们的工作,使我们无法进入高度专注的状态。为了弥补,我们只能加快工作速度,更加拼命地工作,而这又会影响我们的工作质量,让我们精疲力竭。最重要的是,我们无法有意识地管理自己的注意力。
如果这些干扰与我们正在做的任务具有某些关联性,那么我们的效能还不会严重“脱轨”。例如,如果某人发给我们的信息与我们正在准备的报告相关,我们就会比较容易地重新集中注意力。然而,我们手头上不会只有一个任务,平均而言,我们要同时处理大约10个任务。
如果你和你的团队正在合作进行同一个项目,而且到了关键时刻,也许可以开启电子邮件和信息的通知模式,但大多数情况下并非如此。与任务不相关的干扰,其代价是巨大的:我们被干扰后,平均要花25分钟才能恢复到工作状态;在这之前,我们平均会做2.26个其他任务。我们无法在分心后或受到干扰后立即回到原有的任务,因为回到原来的任务前,我们会再次分心[1]。
一旦你觉察到自己分心了,就很难再回到原有的工作状态。正因如此,你必须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注意力空间。提前控制好分心物,你专注的时间才会更长[2]。
心得体会——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不足40秒时间内就要完成一次任务切换,这不利于专注地完成重要任务。我们要注意有效管理自己的注意力空间,避免注意力空间过载,减少分心物的影响,不断延长专注时间,最好是“一事一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