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天来,半梦半醒之间,脑屏幕里会呈现出一株姿态优雅的石榴树来。彻底清醒后便不由自主回味此事,揣摩此味,遥忆与石榴相关的丝丝缕缕的那些情形。
很小时,经常蹦跶到家族里的另一家院落里跟小伙伴们玩。那里有一株少妇般的石榴树,不算太大,大小正合适吧。后来想想,还真是,农家院落的布局就像一幅古画,涉及到的远山近水和树木房屋彼此交错映衬才好,比例须适当。否则的话,诗意自然就称不了,比如树太大,水太深,感觉就不那么惬意了。
那种令人很滋润很舒服的感觉,至今挥之不去。
石榴,落叶乔木或灌木,浆果球形,顶端有宿存花萼裂片,果皮厚,种子多数,半透明,多汁;具有杀虫、收敛、涩肠、止痢等功效。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梨要高出一二倍。
秋季中期成熟时,石榴的果实圆润饱满,如同一个个小型的红宝石,色泽鲜艳,像一幅细致入微的油画镶嵌在翠绿的枝条中,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若果轻轻剖开石榴,晶莹剔透的果粒立刻呈现在眼前,它们紧密相依,宛如璀璨的宝石项链。
品尝一颗秋天的石榴,就如同享受一场味觉的盛宴。那甜中带微酸的口感,仿佛把秋天的美好都凝聚在了这一颗颗宝石般晶莹的果实中。石榴的果肉细腻,汁水丰满,每一口都让人陶醉。
树上的石榴已经成熟之时,它们挂满了枝头,就像一个个精致的红色小灯笼。阳光穿过树叶,投射在石榴上,使得它们更加光彩照人。石榴皮薄如蝉翼,仿佛轻轻一碰就会破裂,而里面隐藏着的花瓣仿佛是晶莹剔透的红宝石,美丽极了。
石榴坠枝熟,苍藓缘阶生。没有办法,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石榴成熟时,带着诱人的香味,赐给你一种别样感觉!石榴在我国民俗文化里一直视为吉祥果,代表着多子多福,团结和睦,吉祥长寿,兴旺发达,幸福美满之意。古人称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张骞出使西域从安息国带回了石榴,梵语涂林意为成熟的美丽。在国画题材里,石榴也极惹人注目。
那就拈来几枝(颗)古诗词里石榴欣赏一番吧。
石榴 唐-李商隐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大意是:碧绿的石榴树婀娜迎风,鲜红而饱满的石榴像挂满灯笼。外皮扒开,果实里面有一层透明的薄膜,白玉般的石榴子鲜美齐整。瑶池的碧桃树其实也有什么值得羡慕,怕是也比不上石榴树扎根民众所带来的美感和幸福。碧桃虽美结果要经千年,石榴每年都能带来农家小院的笑声。
侍宴咏石榴 唐-孔绍安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大意是:可怜庭院中的石榴树,当初跟随着张骞被从西域移植到了中原,成了本土文明的一部分。只是因为到中原的时间比其它植物晚,所以赶不上春天,无法同其它植物竞相开放,大大的遗憾哪。
石榴 宋-梅尧臣
榴枝苦多雨,过熟坼已半。秋雷石罂破,晓日丹砂烂。
任从雕俎荐,岂待霜刀判。张骞西使时,菩酱同归汉。
大意为:石榴初熟苦多雨,过熟已有一半裂开。秋雷震碎了石罂,早晨的阳光如丹砂般炽热。纵使有美味的佳肴摆在案上,也不需要等待冰霜刀判定。当张骞西行归来时,带着蒟醤(一种中药)回到汉地。
贺新郎·夏景 宋-苏轼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大意为:小燕子飞落在雕梁画栋的华屋,静悄悄四下无人,梧桐阴儿转过了正午。傍晚清凉时美人刚出浴。手拿着丝织的白团扇,团扇与素手似白玉凝酥。渐渐困倦,斜倚枕睡得香熟。此时不知是谁在推响彩绣的门户?空叫人惊醒了瑶台好梦。侧耳听却原来是阵阵风在敲竹。
石榴花半开像红巾叠簇,待桃杏等浮浪花朵落尽,它才会绽开与孤独的美人为伍。细看这一枝浓艳的石榴,花瓣千层恰似美人芳心紧束。又恐怕被那西风吹落只剩叶绿。来日如等到美人来到,在花前饮酒也不忍去碰触。那时节泪珠儿和花瓣,都会一同洒落,声簌簌·······
天,老苏这词,简直就是一部长篇爱情小说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