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从小老妈就念叨早饭要吃的丰盛,所以即使是难得的周末,也会被她拎起来坐到餐桌前,在鼓舞人心的香气中清醒过来,开始新的一天。有人说,早餐是一门语言,描述了我们自己:包子油条牛肉面,还是咖啡面包三明治,早起的第一餐往往最忠于内心深处对食物的根性执着。而我大概是一个中国胃,早餐必须热腾腾的,一度也试过十分流行的燕麦酸奶杯加三明治,但没两天就怀念起豆浆和油饼了。
早餐的选择实在过于丰盛,我家楼下小街就有十多家店提供着各式口味凭君挑选,从六点到十点,络绎不绝的人在打起精神去工作、去生活之前,钻进自己爱的那家小店填饱空空的胃,享受一刻宁静,然后再汇入世界洪流。
我最常吃的也有那么几家,老肥肠粉就是其中之一。

老肥一家是从潮汕搬来的,十几年前开始经营这家早餐店,到现在被城里老饕们口口称赞,钦定为美食达人必打卡的早餐地,每天都有人慕名而来,所以他家也成为附近开到最晚的早餐店了。从小学起就在老肥家吃,也让我变得对肠粉挑剔起来。大学的校园食堂有一家肠粉店颇受欢迎,但我尝过一次后再也不去了,同样是一张粘米粉皮,打上一个蛋,加猪肉碎、香菇丝和切碎的白菜片,最后浇上卤汤,但食堂的肠粉吃起来皮厚无弹性,一点也不爽滑粉嫩。
除了肠粉,老肥家的三鲜粉也十分有名,汤底香浓,薄薄的猪肝和肉片,配上来自潮汕的手打牛肉丸和一两颗点缀的腌咸菜,最后撒上一点香芹,每次我都能连着汤吃完整整一大碗。现在老肥一家已经定居下来,虽然口音依旧不同,但借着早餐他们已经融入了这座城市。
而本地人做的早餐中,曾记包子铺最受邻里们喜欢。

说起曾记第一个浮现在脑子里的词就是“排队”,从小买包子的训练为我现在心平气和等喜茶打下良好基础,每天早晨都有两条队伍从曾记店内排到马路边,而且队伍中多是为一大家子来买的阿姨,所以动辄十个汤包,️五个花卷五个馒头再来十个蒸饺,运气不好的时候特别容易在排到你时正好卖完,只好再等下一轮的几抽屉包子上线,当然,刚出炉的包子配上你转身看到的长长队伍,味道完美。

传说是诸葛亮发明了包子,起初是为了代替人头祭祀河神,后来慢慢发展为食物,为了便于携带,也越做越小。个头虽然小了,但内馅却越来越丰富:豆腐包、海带包、粉丝包、西瓜皮鸡蛋包,只有你想不到的馅料,没有你吃不到的包子。兼容性极佳的包子就像楼下的小街,容纳所有人各异的口味,不管吃什么,开心最重要。
上班后常常熬夜,早起成为最折磨的事,所以很少再坐下嗦一碗粉,排队等几个包子,常常用几块饼干打发或干脆不吃,这样的日子总觉得匆忙,偶尔有机会好好吃一顿丰盛早餐时,就会生出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感觉,接下来一天也都朝气蓬勃的,看来老妈诚不欺我,只有早餐吃得勤劳,人生才过得丰盛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