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学史,梳理文学潮流脉络,按照流派来读,容易理解,此乃读外国小说一法。
否则我们拿到一本外国小说,常觉得怪诞、费解,读起来很累。读了文学史,从一个作家,可以追踪至相邻的另一个,这样就逐渐夯实,越累越高,慢慢形成一定的鉴赏体系。也就是说如果你阅读外国名著觉得困难,那么文学史你必须了解,知道即将阅读的某本书,在文学史中大体处于什么位置,属于哪一种流派,和其他名著大体上有什么关联,一旦找到关联,障碍会少了一大半。
西方作家很多是比较坚持艺术信仰的,不会过于迁就读者,比如乔伊斯从来不迁就读者,这样的作家也挺多,卡夫卡、卡尔维诺、博尔赫斯等等。乔伊斯的书,谁出版谁赔钱,最初他是自费印刷的,呵呵。他也是非常博学的,博学的作家比例很高,因为文史哲的修养深厚,更加不照顾读者了。所以对西方名著有兴趣的读者,对西方文化的基础知识需要同时补,他提到的很平常的东西,你从未听说过,自然就读不进去。
外国小说,从1900往后,相对国内小说来说,大多数重深层心理,不重情节和叙述,也是障碍,习惯就好了。
后现代主义小说或者文学基本是新的,60年代后的作家作品中比较常见。
后现代主义小说讲究意义边缘化,重读者参与感,中国读者习惯于看故事,导致阅读上障碍很多。即便是专业读书者或者作家,很多也有这种感觉。
如果是这些作家,阅读时候可以调整一下阅读姿势,它们的意义是边缘化的,多重的。
后现代作品人物扁平化,甚至没名没姓,人物没面貌,甚至身份都飘忽不定,不重视情节和描写。如果不注重看心理,没有一定的精神分析学知识,会觉得没得看、看不懂。
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本是一家,都是非理性主义文学思潮的产物,但后现代主义反对崇高,主张意义在边缘,最常用的手法是断片,每个断片并不连贯,但一个断片和后面的断片有关联,读的时候心情平静一些,读到后面就可以串联起来了,不必急躁。
这一类作品都是主张二次阅读重复阅读,文本意义是扩张的,开放的,多重阅读体验,追求这个。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主义中的意识流作品有障碍就跳过去,就不会影响阅读。很多读者习惯上非弄个明白,障碍就会越来越多,正因为阅读习惯是考证式的,很多读者从未完整读完一本意识流作品,也就始终对之有敌意或者畏惧。其实意识流作品通读一遍之后,再读,会觉得全篇很流畅,并无障碍。
另一些宗教题材背景的,也是难读的。更多的是戏拟宗教故事,中国人无感。故事对应的是宗教中经典故事,中国人不知道。假如戏拟红楼梦,我们就能察觉。对于这类作品可以先阅读一下序言,以便了解。
另外,中国小说历来注重道德教化和批判现实,这和外国小说的创作主旨是不同的,尤其是近现代作品,它们侧重表现,放弃批判,拒绝抒情,零度叙述,和我们也不同。西方现代化的历史比较久远,西方作家对世界和人生的体验和东方不同,他们一般对个体的体验比较多,潜意识比较多,孤独感、荒诞感、无意义感、孤独感、分裂感,中国人的悲凉感、悲壮感、放达感、沉郁感、宁静感、恬淡感不同,侧重集体感受的共鸣和意识层面的喜怒哀乐。
总体呈现的意境,西方名著带有一种凸显外化的意境,东方的(包括日本的)的意境是内化的,这一点在掩卷之后会很明显。外化的意境,一旦读者总结不出来一个具体的概念,会觉得很难受,表达不出来,总想用一个词来总结,比如《百年孤独》说的是孤独,《城堡》说的是荒诞,这种简单化处理,会让阅读体验变得很糟糕。意境是不能总结的,能总结的是失败的。中国读者没有读美学著作的习惯,对意境的理解比较浅,我一般推荐大家读朱光潜的《谈美》,比较好入门。朱光潜的思想是总结式的,集大成的,也比较公允,适合大家美学入门。如果读着有兴趣了,可以继续读西方美学史,对意境的体会更系统,领会起来也会更深刻,障碍自然就消除了。
朱光潜的著作比较多,书名相似的有几本,注意是《谈美》,不是别的。
网友评论
大概,我应该阅读作者的文字,却要把自己的理性放在一旁,随着作者文字的展开,去感体会她在字里行间传递出来的情绪。
更深刻一点,之所以有某种情绪,是她特定人生与灵魂互动的结果,那个“结果”似乎才是我真正应该尝试去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