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父母的关系好坏,可能不单单是会不会和他们促膝长谈,也会影响你的决策。
老一辈的父母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那是他们的认知局限;现在的父母恨不得摘下天上的星星送给孩子,那是他们的能力。
古代的夫子,教育淘气的学生,戒尺拿出来,只有两种选择,他打还是自己打,定要有些惩罚,熊孩子才会长记性。
图片来自微博那时的思想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即使伪君子如岳不群,一样是受到了众多弟子的尊敬,吃苦练基本功,都是师傅对自己的期待。
文化基调什么样,当时的人们思想就是什么样。三年一代沟的俗话,不是没有道理。过去三年就可能换一种理论,何况是现在互联网、大数据飞速发展的今天。
图片来自微博别人不能理解你的想法,认为什么年纪就应该干什么事。你不明白他人的出发点,人生不应该为自己而活么?不能开开心心,平和幸福,为什么要找一个人搭伙过日子,说走就走的日子它不香么。没遇见合适的人,干嘛委屈自己。
林徽因讲,结不结婚都会后悔,那为什么不和一个见到就有要一直在一起冲动的人重组家庭呢?
好多人一直再坚持,却拗不过家人,妥协后找了一个差不多的人凑合,往后的岁月也都在凑合,从青丝到白发,遇到了当年的那个他,内心懊悔的不行。羊圈里的羊已经全部被狼叼走了,还能指望“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都是自欺欺人罢了。
我们对爸妈心怀感恩,却也不迷失自我,坚定追逐自己的人生,不把错误的决定归咎于当年他们的不支持,分得清内因与外因,不会肆意释放消极情绪,争执归争执,只是点到为止,一切都以不伤害现有感情为前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