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屡教不改”让妈妈抓狂
妈妈们在一起吐槽,孩子如何如何不听话:
“每次我让他做事,都要叫上10遍,不到我发火不起身。”
“我们家爸爸不让对孩子发火,每次犯错误我都会跟他讲一番道理,他也答应改,但是不到两天又犯了,根本没用!”
“我们家也是恶性循环,经历了无数次纠正,好话说了,道理讲烂了,恐吓威胁了,打也打了,什么方法都用了,仍然没有改变,不知道怎么办。”
“气人的是,在你没有使用“暴力”威慑的时候,孩子还顶撞你'凭什么我要听你的',‘我不做又会怎么样呢’;如果你使用了'暴力',你又怕对孩子有什么伤害。每次被气到头痛欲裂但又无可奈何。”
虽然每家的孩子不一样,但是“屡教不改”的孩子总是会上演类似的场景:早上赖床不肯起,从叫起到穿好衣服要几十分钟;起床后穿衣洗漱磨磨蹭蹭,不到父母呵斥不出门;每次叮嘱回来第一件事情是洗手,但是外出回家总忘记洗手,看到什么玩具先拿起来玩,提醒之后当做耳旁风,直到家长怒吼才撅着嘴巴进洗手间;吃饭的时候每次都提醒,还是不注意餐桌礼仪;做作业不自觉不主动,被催着吼着才能前进,中途还不停开小差…….
为什么不管用?
家长希望孩子能主动、自觉、负责任,哪怕做错了,要知错就改。
但是那只是家长们的一厢情愿,孩子们的“自律性”真没那么强,他们只会跟随自己内心觉得“值得”或“舒适”的感觉去做。
用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一条“强化定律”可以解释,即:如果通过某种行为得到了想要的结果,这种行为就会被重复。
也就是说,如果某人喜欢他的某种行为产生的结果,那他就会继续重复这个行为。
比如迅速的起床、叠好被子、穿戴洗漱好早早出门需要付出“辛苦”,没有“赖床”舒服;回来就玩会儿玩具也比回来就洗手有意思多了;写作业太枯燥了,有的还很难,费脑子还可能做错被批评,不如偷点懒做点别的事……虽然父母唠叨、抱怨、乞求、说教、威胁、打骂,但是并不会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力,所以他们宁愿选择让自己舒服的“老习惯”。
是的,孩子对行为的学习多是被这根看不见的指挥棒——“强化定律”指挥:无论是被期望的还是不被期望的。孩子们学习笑、玩、跑、跳,也学习抱怨、欺凌、噘嘴生气、打架、发脾气。孩子会不断重复那个给他带来成就感或舒适感的行为。
运用这个工具—让好行为成功,让坏行为失败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引导孩子自己主动思考应该做的事,明白事情应该怎么做,在主动做事的过程中,事情本身能给他们带来足够的价值而驱动他们主动去做。但是当我们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我们需要用一些工具帮助孩子去主动、自律和负责任。
实践证明,唠叨、抱怨、乞求、说教、威胁、打骂等方式无法让孩子改掉“坏习惯”,家长应该使用“让好行为成功,让坏行为失败”来教育孩子。
我们可以把这个方法转化为一张“计划表”:将你们要改正的习惯列出来,这些习惯坚持一定时间后给予一定的奖惩措施,以奖和鼓励为主。
改善计划表
运用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目标要循序渐进:
一次需要完成的目标不要太多,4、5项有关联的事情会比较好。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成熟度调整,年龄越小,每次确定的数量越少;越成熟的孩子,可以根据他自己的要求,设立奖励措施。
2、物质奖励不用太大:
一般是孩子比较渴望的,比如一个冰激凌,一个布娃娃,一本喜欢的绘本,一场演出或电影,一定时间的动画片时间等。
3、奖励兑现不能太久远:
比如每周一次,或21天一次(因为理论上21天的坚持会形成一个新习惯)。
4、奖励内容要物质与精神鼓励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
所有年龄段的人都追求情感需求的满足,这种需求包括愉悦的感觉、能力得到发展,更包括被爱、得到认可和尊重。而精神鼓励最直观的体现是鼓励的语言,语言的强化是人类行为最有力的激励。对于年龄小一些的孩子,我们可以制定一个“点赞榜”,上面写上孩子进步的任何方面,并经常读出来给孩子听。
5、约定惩罚措施:
如果没有做到,约定惩罚措施,比如取消相应的奖励,要获得奖励需要重新开始计算时间。
6、分清需要强化的行为:
并非所有的行为都是需要强化实现。这个计划表是为了让孩子学习到自律和负责,有一些事情是他们作为家庭分子一部分应该做的,不应该给予物质强化。
父母在使用这个工具和方法的时候,心中要清楚这么做最重要的目的是:帮助孩子们认识和感觉到什么行为是他们应该做的,怎样做,并且养成主动,为自己负责的习惯,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很多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