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功勋等身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bbf11b4a24afbf10.jpg)
在没有可以借鉴的设计经验,缺少现代化的计算机设备,短缺参考图、技术资料乃至技术标准的情况下,潘镜芙勇于攻坚克难,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在极其薄弱的科研基础上做出许多开创性工作,时刻瞄准国际最先进水平,我国自主设计导弹驱逐舰实现从无到有、“零”的突破。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在六十余年的舰船设计生涯中,潘镜芙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特等奖。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他的治学准则。多年来,无论读书、听报告他始终坚持着做笔记的习惯,家中珍藏的工作笔记满满一书柜,仅从80年代积累的已多达六十余本。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e24c762bae9c582b.jpeg)
五:孜孜追梦人
【家风传承】
潘镜芙出身于书香世家,是家中长孙,外公庄幼先为他取名时,以鑑为名、镜芙为号,寓意心静如镜、平淡从容。正如这寓意,在乘风波浪、中流击楫的生涯中,他始终秉持着宁静致远的初心。潘镜芙为曾孙辈取名“知合”“行一”,既是他“知行合一”的科研信条,也饱含他对后辈的无限希冀。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62133804ceebca8f.jpg)
为实现科研报国梦,潘镜芙长年奋战坚守在第一线,与家人聚少离多。功勋背后,父母、妻子、儿女的理解和支持时刻抚慰着他,成为他最温暖的心灵港湾,让他可以心无旁鹜地为国铸舰。
六:念念姑苏情
1942年,潘镜芙随父母定居苏州,先后就读于乐群中学(今苏州市第三中学)、苏州市第一中学、苏州中学等学校。苏州家诗书户礼乐的文化氛围、先贤大儒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不断滋养着少年时代求知若渴的潘镜芙。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bceab2bd57949f59.jpg)
近年来,他多次回到母校苏州中学、苏州市第三中学、苏州市第一中学,与昔日同窗好友一同漫步校园,仿佛仍是当年那个爱好文艺的翩翩少年。
展览得到潘镜芙院士及亲友、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浙江大学档案馆、江苏省苏州中学、苏州市第三中学校等多家单位和学校的倾力支持,展出舰船模型、图纸手稿、工具仪器、家信等127件实物,以及成绩册、同学录、珍贵照片等60余件文献资料。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a62f5fe2e79e85ec.jpg)
“为学当似金字塔,既要博大又要高”是潘镜芙的人生格言。
老同学卢韫三个多小时的讲解,让我们受益匪浅,初识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潘镜芙,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179/41e3c99b69c0e931.jpg)
苏州名人馆还有许多展馆来不及参观了,待下次再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