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哪里?
这又是个奇怪的问题,有谁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呢?除非被绑架了,被绑匪锁进了一个黑屋子!我要告诉你的正是你被绑架了的事实。
每天、甚至是时时刻刻,你都在被绑架,不过被绑架的不是你的身体,而是你的心、你的思想、你的精神。想想你每天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吧。你在教室里听课,你真的在教室吗?你的心可能在操场,在游戏。你在办公室上班,可你真的在工作吗?你的心可能在酒吧,或在回家的路上。你在家里看电视,你真的在看电视吗?你的心可能又跑回了办公室,在工作。
现在你在看书,你真的是全神贯注吗?当然这是我希望的,希望你把全部的精神贯注到读书这个状态里,听不到周围的声音、看不到周围的景象。……
现在你知道了吧,你真的常常被绑架,绑匪就是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舌头尝到的、身体感觉到的、脑子里想到……你的心一刻也不能安放在它该在的地方,不是跑到东就是跑到西,不是跑回过去就是跑去将来,唯独不能呆在现在,活在当下!你的心被四分五裂的绑架了。
当知道被绑架了,你要回归自由、专注现在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已经交付了赎金,那就是你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古人把眼、耳、鼻、舌、身、意叫做“六贼”,意思就是说它们偷走了你的精力。这并非危言耸听,想想吧,想想生活中的状态,因为分神、因为精神不集中,我们浪费的时间和精力还少吗?我们所误的事情还不够多吗? 身体被绑架了,心还可以思考,心被绑架了,你还能干什么呢?
你是谁?
这是第三个问题。我怎能不知道自己是谁呢?如果不知道,那就是糊涂虫,或者患了失忆症,许多好莱坞的电影里就有这样的描述,一场大病之后,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有很多时候不知道自己是谁。
来看一下我的朋友张先生对“我是谁”的一次真实感受吧。张先生是个部门经理,一次和员工在处理一个问题上看法不一致,张先生知道员工的看法更合乎实际,更高一筹。可是因为他是经理,需要经理的尊严,他不愿承认自己的不足。于是,他用“经理的位置”代替了“客观的事实”,事情按照他的意愿做了。结果呢?总经理批评了他。总经理是他的同学,他觉得很难堪,就借故推辞了本来和总经理约好的晚餐……
听到他开门的声音,儿子就兴高采烈的跑来给爸爸拿拖鞋,他烦着呢:“好了好了,自己玩去!”妻子做好了满桌的饭菜,可他一点胃口都没有。脸上还挂着不顺心的经理的严肃、委屈、生气又无可奈何的神情。似乎孩子成了那个员工,妻子成了那个根本就不照顾自己情绪的总经理同学!他的家又成了办公室,他把办公室里的不愉快带到了家里。不需要其它装修,只要用他的脸、他的情绪,就已经将客厅、卧室改装成了办公室了!办公室气氛弥漫在了家里。
下班了,经理的角色已经谢幕了;回到家里,本该享受孩子的拥抱,那时他是爸爸;应该享受妻子的微笑和美味佳肴,那时他是丈夫;可是他还没有卸掉经理的妆扮,而且是一副不顺心的妆扮。经理的角色和丈夫、爸爸的角色混淆在一起,他能演好哪个角色!他是个不顺心的经理,也不会是个开心的丈夫和爸爸。
因为他不知道他是谁。其实,在和员工探讨的时候,他已经糊涂了,“经理的面子”覆盖在张先生的大脑上。他太看重“面子”、“爱面子”。满足“面子”的感受,使他失去了清醒,失去了本来可以符合客观的判断力。看不清客观是因为看不清自己,看不清自己也就不能客观地看待别人,当被总经理批评的时候,他又混淆了总经理和朋友这两个不同的角色,忽视了总经理的职责而只看重朋友的面子。他不知道讨论问题的时候该用客观、冷静的头脑,而不该用覆盖在头脑上面的“面子”或“权威”。他不知道自己在公司才是经理,到了家就是丈夫和爸爸。他已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爸爸、儿子、丈夫、经理、同学等等不同的角色混乱的堆放在脑海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该以什么角色出现——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自己该是谁!
和张先生一样,很多人也是长期生活在“面子”底下,于是便认为面子就是自己!面子成了自己的保护伞,成了自己的感应器——“面子”感应到不舒服,就开始要自我保护!偶尔伤害了面子,就会觉得很难受——为面子而难受。放不下那些所谓经理的面子、爸爸的面子、成功者的面子……
顾名思义,“面子”就是最表层的,表面的。却被人们认同为最深层的“我”。灵明的心被厚厚的面子遮盖,得不到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洁净的水,能继续成长吗?能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吗?不单单认为面子就是自己,人们还成天“角色混淆”。就像一个演员,在这个舞台上却说这另一个戏里的台词,能演好戏吗?能不出问题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