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优秀之星楚天风情国学与传统文化
读书笔记摘抄之《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词与情》

读书笔记摘抄之《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词与情》

作者: 半梦凌晨 | 来源:发表于2018-08-22 21:08 被阅读46次
读书笔记摘抄之《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词与情》

第1章 有一种江海叫苏子

>> 东坡不刻意为文,而文绝千古,不刻意为人,而名重九州。他只不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得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是东坡的文章之道,亦是他的人生之道。

>> 于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于诗,他站到了宋诗的最高点;于书法,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北宋四大家;于绘画,他最早提出文人画概念;于词,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流派……东坡的创造力让人羡慕而惊讶。赵翼说他:“天生健笔一枝,爽若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东坡自己也毫不谦虚:“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

>> 黄州东坡荒砺的田地里,生长着在厄运中保全自我的法门;惠州瘴气弥漫的林间,散布着从悲痛通往闲适的路径;儋州卑湿蒸溽的天地中,潜藏着“习而安之”、无失无得的人生哲学。

>> “旷”才是苏词最重要的特点。东坡的清旷之气,让本为“艳科”、“小道”的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

>> 元好问说东坡词是“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

>> 读东坡词,可以爽口,可以怡情,可以遣怀。

读书笔记摘抄之《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词与情》

第2章 离歌少年狂

>> 每一份真挚而深沉的感情,起航点都是漫不经心的偶然,最后的结果也有可能是“老使我怨”、“不思其反”、“亦已焉哉”;也可能两个生命就此日夜厮磨、相融相合、生死难割。

>> “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这段文字出自苏轼多年后所作《亡妻王氏墓志铭》。

>> 人与地的缘分往往是相互的。苏东坡的诗情,非杭州的画意不能尽其才;杭州的画意,非苏东坡的诗情不能极其妙。苏东坡得杭州,如鱼得水,生命再不枯燥;杭州得东坡,如水得鱼,从此有了灵魂。

>> 张先,字子野,诗风清丽,尤擅填词,因“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破处见山影”、“无数杨花过无影”三妙句,世称“张三影”。

>> 湘灵,湘水之神,是古代尧帝之女、舜帝之妃娥皇和女英的灵魂所化。舜帝死时,二妃啼哭,泪洒竹上,竹子从此斑斑点点,湘妃竹是也。

>> 潘岳在丧妻之后“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他看到的是:“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不管物是人非,还是人物皆非,都在他心中勾起忧伤。潘岳感慨道:“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 在小晏260首词作中,有52首、59句带有“梦”字,他在《小山词自序》中说:“篇中所记悲欢离合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但能掩卷怃然,感光阴之易逝,叹境缘之无实也。”寻梦寻得久了,他或许已渐渐混淆了梦境和现实。

>> 惠州西湖六如亭的亭柱上,出自东坡之手的那副楹联: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读书笔记摘抄之《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词与情》

第3章 苏子呼朋醉

>> 苏轼是一个无友不欢的人,他天性喜欢热闹,不喜欢冷清。他对子由讲:“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 试问世间何物最销魂?南朝江淹曾一语道尽:“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离别最销魂,古今一般同。

>> 含泪写下祭文:“上为天下恸,恸赤子无所仰庇;下以哭其私,虽不肖而承师教。

>> 庄子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 众星拱月乃天然之理,释迦牟尼有十大弟子,孔夫子有七十二贤人,苏轼也就有“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四人日后都名满天下,黄庭坚还开创了江西诗派,得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

>> 诗僧之诗与俗士之诗有所不同,正如白居易《题道宗上人十韵诗序》所说:“文为人作,为法作,为方便智作,为解脱性作,不为诗而作也。’’

读书笔记摘抄之《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词与情》

第4章 悲欢共手足

>>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 难怪余光中说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他这七分月光与三分剑气一道,氤氲成了半个盛唐。

>> 当悲剧真的发生时,东坡的表现却是“殊未觉有今夕之悲,悬知有他日之喜也”。

>>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 罗贝尔·埃斯卡皮在《论幽默》中说:“在我们这个极度紧张的社会,任何过于严肃的东西都将难以为继。唯有幽默才能使全世界松弛神经而不至于麻醉。给全世界思想自由而又不至于疯狂,并且,把命运交给人们自行把握,因而不至于被命运的重负压垮。”

>> 莎士比亚说过:“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是一个在舞台上大摇大摆指手画脚的戏子,下台后就永远沉寂无声。”

第5章 身如不系舟

>>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所幸,苏子放达,轻身如不系之舟,他学会与苦难安然相处,用心铭记流离中的每一道风景。

>> 孙权曾被他的敌人曹操赞赏——“生子当如孙仲谋”。

>> 《乌台诗案》记了苏轼自己对“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 苏轼赶到城外拦住逃难者,把他们赶回城里,并当众立誓:“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苏轼的镇定和坚决,稳住了整整一座城池的心。

>> 走走停停,步子慢一分,离别的过程就长一点。拉长离别过程是一种折磨,但总好过戛然而别,连一点余温都存不下。

>> “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

>> 苏轼一贯反对新法,但此时新党炙手可热,原来的反对派都已退居各地、默不作声,唯有苏轼仍然不时发出反对之声,屡屡在诗文中对所见新法弊端表达不满。众人装睡,一人独醒,醒着便是罪过。

>> 但解说家总要从中读出点深刻的含义,比如有人认为“闲人”包含苏轼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东坡不得志不假,但他若每首诗词都要对此怨念一遍,那该是怎样一个无趣的伪东坡?

>> 只见那只孤鸿在焦灼中来回飞动,希望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枝丫来栖息。但它拣尽所有的寒枝也不肯栖落,最后宁肯决绝地在冰冷的沙洲上独自飞行,也不愿降低格调,与众多凡鸟沆瀣为伍。“良禽择木而居”,斯良禽也!

>> “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生活且不可保,又有何功业可言?

>>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 东坡早年写过一段话: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读书笔记摘抄之《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词与情》

第6章 快哉明月

>> 桐庐一带,山清水秀。相传,远古时有位隐姓埋名的老人,为济世救民在此采撷草药,探究药性,他结庐桐树下,有问其姓者,则指桐以示之。所以人称“桐君”,此地后来也因此得名“桐庐县”。

>> 诗词常常离不开水,诗人亦多爱水,因为水和诗具有同样的特质:不知源流但有形有韵,澄澈清冽而有滋有味。

>> 七里滩往下便是严陵濑。“严陵濑”之得名,是因为史上最著名的隐士之一严子陵曾在这里垂钓。严陵即严光,两汉交际时人,字子陵,省称严陵。严子陵成名甚早,史书称“少有高名”,与后来复兴汉室的光武帝刘秀是同学。刘秀称帝后,严子陵非但不去攀附,反而隐姓埋名,悠游于山野林泉之间。

>> 唐人韩偓有诗云:“时人未会严陵志,不钓鲈鱼只钓名”。

>> 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什么婉约什么豪放,都在这“红牙拍板”与“关西铁板”之中了。

>> 如果时代隔得够远,他们兴许会选择忽略残忍,只留心美丽。    如果战争的主角是风流倜傥的周郎,如果战场是在风景如画的赤壁,诗人便更乐于闭上那只看到真相的眼。

>> 亦凄惨,亦风流,这是战争的两个面相。凄惨,故诗人反战;风流,故诗人赞美战争。

>> 月明兮星稀,迎余往兮饯余归。    岁既晏兮草木腓。归来归来兮,    黄泥不可以久嬉。

>> 在世的华语作者里,最懂流浪也最懂流浪汉的,非舒国治莫属。

>> 舒国治写过一篇《流浪的艺术》,他说:“纯粹的流浪。即使有能花的钱,也不花。”他写起走路来真是内行:“享受走路。不让自己轻易走累:姿态端直,轻步松肩,一边看令人激动的景,却一边呼吸平匀,不让自己高兴得加倍使身体累乏”,“走路。走一阵,停下来,站定不动,抬头看。再退后几步,再抬头”。    古人说贫而乐,孔子夸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舒国治却说:“放下这些修身念头,到外头走走,到外头站站,或许于平日心念太多之人,更好。

>> 风,起于青萍之末,游于四野八荒。在春夏秋冬,风各有其态,或柔顺如水,或力拔山河,或如泣如诉,或奔腾怒吼,或萧瑟凄凉,或缠绵流畅。它可以极微细,也可以极恢弘,就像一个变化万端的精灵,常人总是难以捉摸。

>> 第一个为风作赋的是宋玉,在《风赋》中他把风分为“雌”、“雄”二道。

>> 快哉亭在黄州城南江滨,主人是张怀民。    张怀民,字梦得,宋神宗元丰六年被贬到黄州,是一个步东坡后尘的官场落魄人。到黄州之后,张怀民与东坡结识,两个天涯沦落人相晤甚欢。怀民筑亭,东坡命名为“快哉亭”。东坡的弟弟苏辙专门作了《黄州快哉亭记》。

>> “浩然之气”是孟子的气概。有人问孟子,你的长处是什么?孟子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充盈天地,浩大刚强。正义和道德的日积月累,终成其髓。

>> 孟子是东坡的隔世之师,他传了浩然之气给东坡。醉翁先是东坡的伯乐,后是东坡的恩师。于是快哉亭里,东坡想起了平山堂与恩师欧阳修,以及醉翁的词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生前,醉翁将东坡推介给世人,将文坛托付给东坡,仙去之后他的磊落之气、铮铮铁骨仍然环绕在东坡周遭。快哉亭上的快哉风,也有醉翁一份

>> 东坡说过,“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有什么样的耳朵,便有什么样的风声,有什么眼睛,便有什么样的景色。胸有浩然气,自有快哉风。

>> 时光不可倒流是残酷的宇宙定律。孔夫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日子从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 “酸甜苦辣咸”都是味,但最让人回味不已的却是清淡的味道。清淡和味道,像一对反义词,其实清淡是所有味道的糅合与归宿。好比苦和乐都不可长久,苦乐过后的清欢才是最值得品咂的。

>> 王国维“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的刻骨感触。

>> 人间有味是清欢,不独美食、风景与人生,文字亦然。毛姆说:“写得简单和写得好一样难。

读书笔记摘抄之《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词与情》

第7章 青山留不住

>> 陶渊明的斜川、曾城、菊、篱、南山、飞鸟,和苏轼的东坡、春雨、雪堂、乌鹊,本非奇境,但一经诗人点出却诗意十足。可见一个人心中有什么,眼中便有什么

>> 是苏东坡重新发现了陶渊明的魅力。东坡读陶诗,就像小孩子吃心爱的糖果,每逢心中不爽,就把陶渊明的诗集取出来,但每次只读一篇,因为他唯恐把陶渊明所有的诗都读完,就再也读不到新的了。

>> 陶渊明“忘我”、“忘世”、“知天命”。

第8章 何处安我心

>> 清人张潮一语道破:“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

>> 在大国卿相和江湖散人之间,庄子选择了后者,他宁愿衣食无保“曳尾涂中”,也不愿意位列庙堂虽生犹死。

>> 天涯倦客”是东坡诗词中反复吟咏的调子。

>> 可人还有一个本能,就是为一切既存事实辩护,没人愿意主动戳破华丽的伪装,哪怕明知道它虚假。人们宁愿自欺欺人着随波逐流,也不会选择直面白森森的真相,除非受到某种刺激。

>> 孔子就说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孔子知富贵不可求,故终生从其所好,传道授业、周游列国。东坡知“事皆前定”,故决心趁闲身未老,放自己一些疏狂。诗酒趁年华,百年醉过,不过三万六千场。

>> 苏轼在黄州有两个住处,一是城中的临皋亭,一是城东的东坡雪堂。

>> 林语堂说,这段一里多的脏泥路,大概是文学史上最出名的一条路。

>> 人的生命究竟属于谁?东坡此问,源出《庄子》。在庄子虚构的一段对话中,舜帝问丞说:“道可以获得而保有吗?”丞反问道:“你的身体都不是你自己所保有的,你怎么能保有道呢?”舜说:“我的身体不是我所保有,是谁所保有呢?”丞说:“这是天地所委付的形体。生命不是你所保有的,乃是天地所委付的和气;性命不是你所保有的,乃是天地所委付的自然;子孙不是你所保有的,乃是天地所委付的蜕变。你的行动、居留、饮食,都不是自己控制的,乃是天地间气的运动,又怎能够获得而保有呢!”

>> 朱自清在荷塘漫步时说:“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

>> 歌德说: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你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

>>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唯江山风月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为功利而奔竞的忙人,其实是功利的奴仆。侣鱼虾而友麋鹿的闲人,却是江山的主人。

>> 孔子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 “浮生”二字道尽俗世情态。人生在世,就像在漫漫苦海中作短暂的浮游,不知何时命数一尽,便会径直沉下去,一沉到底,再无声息。李白说:“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纵是诗仙,也逃不过这宿命。

>> 正如红楼梦里邢岫烟回答宝玉:纵有千年铁门槛,终是一个土馒头。

>> 人生如寄的思想在诗人中代代传递。“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 可是正如钱钟书所质疑的,“永远快乐”的说法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

>> 后世的奇女子张爱玲更是大声喊出了“出名要趁早”的人生格言。

>> 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惘惘的威胁。”

>> “天才的长处特长,短处极短,孔雀开屏最美丽的时候也暴露了屁股,何况张又是个执拗的人。”

>> 及时,是因为时不我待,若不及时就永远没有机会了。无论哪种选择,都只是人们为摆脱这种荒凉而生出的本能挣扎而已。

>> 宋真宗《劝学文》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 宋真宗更高尚的是北宋大儒张横渠,他说读书人的使命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煌煌斯言,声震古今!

>> 梁文道的一段话最能醒人:你所见到的,只不过是自己的想象;你以为是自己的,只不过是种偶然。握得越紧越是徒然。此之谓我执。

第9章 花雨入梦来

>> 正如欧阳修名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

>> “春风一夜入闺闼”,女人的柔肠被春风化开,但美好的时光一晃即逝,转眼“杨花飘零落南家”。胡太后心中有怨——拾得杨花泪沾臆,有念——愿衔杨花入窠里。

>> 柳絮像人一样,无来由地被抛在无情的人世间,它们互相追逐,想要成对成球,是要寻找寄托和依靠。但漂泊之命难违,再玲珑美好,又有什么风流可言?柳絮仿佛从来没有年轻过,生来就是白头。谁舍谁收?世人有几个会像潇湘妃子一样懂得葬花呢?想葬也难葬,飘来飘去,难舍难收。最后的命运,只能是嫁与东风,随意飘到哪里,到哪里便是。

以上收获,与大家分享共勉!

——END

我是半梦凌晨,感谢阅读!

相关文章

  • 心迹(八)

    人间有味是清欢 很喜欢苏轼词里的这句:人间有味是清欢。今天翻看林清玄老师的那本《人间最美是清欢》...

  • 读书笔记摘抄之《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词与情》

    第1章 有一种江海叫苏子 >> 东坡不刻意为文,而文绝千古,不刻意为人,而名重九州。他只不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

  • 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林清玄 摘抄片段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宋·苏轼...

  • 摘抄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

  • 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的一句词,人间有味是清欢! 到底什么是清欢? 离开繁华的城市四个小时匆匆到达临安的山谷之中,...

  • 看完这个故事,所有人都明白爱情了,能做的就是真爱!

    苏轼说,“人间有味是清欢”;林清玄说,“人间最美是清欢”;“有味”和“最美”,意思大同小异,主要是在“清欢”。所谓...

  • 读《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词与情》

    我喜欢宋词,尤喜花间派,对豪放派的词作了解只是停留在高中语文课本上的几首辛弃疾,苏轼的词。两年前,有人跟我说,别老...

  • 活得越素简,越能听到内心的声音(转载删减)

    1 人间有味是清欢 1000多年前,苏轼被贬黄州。友以蓼菜、新笋相待,苏轼品尝后,举箸慨叹:“人间有味是清欢。” ...

  • 清欢

    清欢,就是清淡的欢愉,不是大欢,狂欢,更不是贪欢,苏轼曾有诗云“人间有味是清欢”,人生有味,说得多好,酸甜...

  • 少年时代无清欢

    每个人都寻清欢,可是何谓清欢? 清欢者,清雅恬适之乐也。 苏轼的“人间有味是清欢”,与黄庭坚的“舞裙歌板尽清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摘抄之《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词与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cu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