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富女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47473/2de8fbd9d2b1f420.jpg)
01
故事发生在2700多年前。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陈国有一公主,因出生时满院桃花芳菲,又因生得花容月貌,如春日桃花般娇媚,而被称做“桃花夫人”。
这样一位妙人,长大后被许给息国国侯。息国虽是小国,但夫君敬她爱她,两人生活鸿案相庄……那时起,世人又尊她为息妫(gui)。
只是,婚后才不过一年,她回家探亲。路遇蔡国,因自己的姐姐嫁为蔡国侯夫人,她便先来探望姐姐。
姐夫蔡国侯见是小姨子串门,便也非常热情,当下备了一场隆重的家宴,亲自款待。
哪知,这家宴虽不是鸿门宴,却也居心不轨。蔡国侯早就听闻这位桃花夫人的艳名,那日得见,更是心潮澎拜。
筹光交错间,更让人回归兽的纵欲痴狂。她一个漫不经心的眼波流转,却被他当成一种无声的暗示;于是,他一次次更热辣的出言调戏,甚至在桌下偷偷抓住她的手……
关于那场家宴,《左传》只用了两个字记载其中情形:“弗宾”。宴未散、宾还在,人已羞愤离去。可见尴尬至极!
这事很快即被息国侯知晓。
冲冠一怒为红颜!息国虽是小国,实力不如蔡国,却也不忍妻子吞下这样的耻辱。于是,息国侯心生一计。
他找来实力更强大的楚国,对楚文王说:“来伐我,我求救於蔡,蔡必来,楚因击之,可以有功”(快假装来进攻我国,我向蔡国求援。蔡国必会派军队来,你们可乘机攻打蔡国,肯定有战功)。
于是,那一年,楚军在莘地大败蔡军。
蔡侯被俘,息侯得报辱妻之仇。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47473/e7efd8c2431d33e0.jpg)
02
然而,历史的有趣之处在于,它总出人意料却又环环相扣。
蔡国侯虽成了一个战俘,可楚王听了大臣的进言,准备善待蔡侯,为其大摆酒宴。
而蔡侯呢?当然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息侯。
酒桌上,蔡侯也心生一计。他决定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再借楚国之力,把球踢回去。
于是,歌舞声起、乱花迷人,蔡侯故意充耳不闻、表情不屑。楚王戏谑的问:“怎么?我这些舞姬不够赏心悦目?”
蔡侯附耳作答:“你若见了息妫,才知什么叫做人间绝色……”
两人会心一笑,当下达成某种默契。一个要寻仇,一个要美女。不过区区息国而已,攻打蔡国都不在话下,更何况息过?楚王于是大手一挥,转身便去攻打。由此,息国灭,侯被俘。
传说,息侯被俘消息传来时,门外一树桃花,骤然飘零。
息妫转身,想跳入院内那口深井。
就为了她一张桃花面,顷刻间,已是三国相争,两国大败,自己更是家破人亡。
然而却有人拦住了她,劝说:“如今你夫君在楚王手上,你若死了,息侯想必也命不长久。”
她沉默半响,终究黯然转身。就这样,步入楚宫。
转眼桃花新开三季,已是三年过去。
她为楚王生下两个儿子,却始终不肯多说一句说。楚王纳闷至极,无论如何也想讨个究竟。
她终于开口,答:“我一妇人而伺二夫,尚且不死便罢,又有何面目同他人言语?”
无力抗争,又无可拒绝。因为无颜,所以无言。
《烈女传》中,曾有这样一段记录:许多年后,息侯被派往守城门,息妫听说后,终于寻了一个机会,得以偷偷相见。两人撞上城墙,双双殉情而死。
王维亦为她赋诗: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无限坚忍,却又满腹情深。在那个战火纷乱的年代,唯以默然姿态,苦守一片深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47473/7f91e37f09405217.jpg)
03
传闻就到这里结束,然而事实并没有。
一个乱世女子,能以绝对的隐忍,苦守三年。并在三年之后,寻准时机,说出那样一番话,轻描淡写却又醍醐灌顶,心里必是怀着极大的仇恨。
在她心里:楚王不过是被牵连进来的,而蔡侯才是罪魁祸首。
他羞辱她在前、暗算她在后,如今她的人生改写,而他还逍遥依旧?!
言语隐晦却又仇恨分明。
楚王怎能不明白?于是,再次大手一挥,派兵攻打蔡国。
由此,蔡侯再度被俘。一段血海深沉至此了结。
后来,楚文王去世。他和息妫的小儿子,年幼的楚成王继位。
然而却有一人,对王位虎视眈眈,这人便是军权在握的楚文王弟弟:令尹子元。
偏偏,这位令尹子元也觊觎嫂嫂美色。一个曾令三国国君都目眩神迷的女人啊,如今却桃花无主。于是,子元命人竟在她所居的宫殿旁修建馆舍,终日歌舞不息。欺她稚子年幼、一介弱女、孤苦无依,对她倾尽全力的勾引挑逗。
息夫人忍无可忍,诉道:“先君让人跳这个舞蹈,是用来演习战备的。现在令尹不用于仇敌,而用于一个寡妇,这不很奇怪吗?”
消息传回子元耳畔,他有些羞愧,说:“女人不忘袭击仇敌,我反倒忘了”(《左传》,子元曰:妇人不忘袭仇,我反忘之)。于是,转身带兵攻打郑国。
然而,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没过多久,子元战后归来,更加变本加厉。他借着战功熏熏,公然入住楚王宫。更加赤裸的对她招惹引诱。
只是这一次,桃花在她指尖碾碎。她再忍无可忍,决定真正出手。
朝中早有大臣对子元的嚣张跋扈不满,一日,他更是秘密囚禁了前来劝阻的大臣斗廉,息妫听闻后,立刻派身边侍从密报楚成王。
有辱尊卑伦常,已是惹人非议;长期霸道妄为,更加触犯众怒;如此囚禁谏阻的大臣,更加出师有名!于是,时任申公的斗班,率众人闯入宫中,怒杀子元。这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持续八年的“子元之乱”。
然而再回首,又一个企图轻薄她的男人,终成了她春日落红的祭礼。
这之后,令尹一职由贤士接替。
息妫辅佐幼子治国,历史上曾记录她劝课农桑、推崇新政、选贤用才、大力推进楚地与中原文化的交融……
她的儿子楚成王,更是历史有名的一代雄主。楚国在他的手上日益强盛,在位期间,向南灭掉十余小国,向北大败宋襄公,扩地千里,声威大振。自此称雄中原。
息夫人去世后,被安葬于河南信阳的桃花夫人庙,又称桃花庙。遗存至今。
自唐代起,王维、李白、宋之问、罗隐、杜牧、刘长卿等,宋徐照,明袁中道,清邓汉仪、吴天章等文人墨客,等皆为其著诗悼念。
清同治十年,河南信阳,为其立息夫人碑。碑身高1.3米,碑文14行,誉其为爱国夫人。
今在河南的土地上,仍处处可见与息夫人有关的庙宇。当地人奉其为平安神。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47473/11588e9eb6b744ce.jpg)
04
少年时读桃花夫人的故事,只觉得她好生厉害。美若桃花、柔弱不语,却是飞花摘叶皆可伤人。你若犯我,我必让你血债血偿、难逃此劫。
后来再读,喜欢归喜欢,但不免觉得,以楚宫三年不语来对抗命运,虽大仇得报,但毕竟偶然。不过是浪里淘沙、机缘巧合罢了。
再后来,渐渐恍悟,蔡侯也好、子元也罢,与其说死于息妫的心机和暗算,倒不如说是死于自己的色心,葬于自己的胆大包天、色欲熏心、无所顾忌罢了。
而桃花夫人呢,在那样的命运裹挟下,其实真正能做的也就一点,即:不无底线的屈从、不同流合污、不与恶为伍,而已。虽缄默不语,却心如明镜,以静观其变,终得善始善终。
那些过分贪恋的,必然会成为一个人的劫难;
而命运的转机,往往也就藏在事物本身的发展里。
江河沉静,能容纳万物;天地吞吐,亦能摧毁日月。
一切不过是因果循环、道法自然罢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47473/67ab9e92bc5767dd.jpg)
-全文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