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心境

作者: 付强_ | 来源:发表于2023-05-11 14:43 被阅读0次

喜欢听王菲唱的《心经》,那空灵的声音有一种力量像仙雾一样缠绕在心间,心似乎被洗过一般,失眠的时候,听着听着就沉沉睡去了。

喜欢听寺庙里的晨钟暮鼓,木鱼磬声,喜欢听僧侣们诵经,尽管听不懂,却象熟悉得早已熔在骨子里一样。那年在泰国清迈,我独自去寺庙里,没有钟磬也不闻颂经只有佛的庄严,不知不觉,在静谧的大殿里呆坐到傍晚,竟然忘了吃午饭。

我不是佛的信徒,但我莫名地喜欢与佛相关的物事。年轻的时候经常出差,只要是名山古刹,我就会寻访。我不拜佛,但我崇敬肃穆地瞻仰。有时跟着有级别的领导到寺院里,见他们燃高香抽签问前程,我便悄悄地避开。

妻也拜佛,见寺庙见道观都进,见金身见泥塑都拜只要是神祇,不论是佛是儒还是道,且口中念念有词。有时我忍不住问她,问她所拜何方神圣,她却浑然不知所以。

我进寺庙进道观纯粹是“到此一游”,只为求得片刻的心静。

见过这么几句话,且把它记下了。

拜佛不是弯下身体,而是放下傲慢;

念经不是累积数字,而是清净心地;

合掌不是双手作秀,而是恭敬万物;

禅定不是长坐不起,而是心无挂碍;

欢喜不是颜面和乐,而是心境舒展;

清静不是摒弃欲望,而是心地无私;

布施不是花钱买功,而是舍弃贪欲;

信佛不是求佛保佑,而是践行无我。

居家百无聊赖的时候,有时也读读佛经。但六根终是不净,没啥定性,那艰涩的文字读不了多久,就连全文260字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来倒背如流,如今也读不下来了。

倒是余秋雨先生别出心裁的《心经》心译,似乎颇合心境。

“一个能够自在地进行观察的菩萨,在深度修行中以最高智慧获得观照,发现世间种种蕴集都虚空无常。于是,一切痛苦和灾厄都可以度过。

舍利子啊,物质形态的“色”,全都等于“空”,真可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实,就连感受、想象、行为、见识,也都是这样。

舍利子啊,各种概念都是空相。因此,无所谓诞生和灭亡,无所谓污垢和洁净,无所谓增加和减少。

在空相中,没有真实的物质、感受、想象、行为、见识,没有真实的眼、耳、鼻、舌、身、意,也没有真实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记忆。从视觉到意识之间的种种界定,都不存在。

在空相中,既没有无明的愚暗,也没有无明的结束;既没有老死的轮回,也没有老死的终止;既没有苦恼的聚集,也没有苦恼的断灭;既没有机智,也没有获得。正因为一无所得,大菩萨凭着大智慧超度,心中就没有牵挂和障碍,所以也没有恐怖,能够远离种种颠倒梦想,终于达到真正的解脱——涅槃。”

禅界有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说这朵花,这片叶子,其实就是我们的生命。一个个体生命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但假如把这个个体生命看作整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尊贵和尊严,一样的需要尊重和保护,那就是大智慧,就是《心经》的无穷力量所在了。

相关文章

  • 听听书法7

    心经 心境

  • 《心经》与心境!

    01 接触佛教,并非因为信仰,而是佛教教给我们的那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当然,佛教中那些"五眼六通"的神奇,以及...

  • 心经,心静,心境。

    《心经》,你读过吗,你唱过吗? 窗外,冷风飘过,屋内,读经唱经,甚是惬意。我唱了十几遍,抄了半遍心经,心静,心境。...

  • 软笔习字~(34)心经•周末(秀秀笔)

    心经~心静~心境! 通过短时间习字,默默临习心经,以求达到:习经~静修~境生~~~(这不是容易的事,需要常...

  • 静夜思

    (一) 随意翻阅蔡志忠《漫画心经》《漫画金刚经》。 夜色宁静,心境空远。 视线内,书架上林立...

  • 心境||心经的来由|南怀瑾老先生详解《心经》1

    ​ 南无一叶观音 心经的来由 凡事有个源头,第一篇,先来看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来由。 心经为何是我闻、一时、佛...

  • 练字

    写心经,练心境。 人人求佛,观水自得。 吃穿不犯愁,何事来烦忧。 人活一口气。 心胸宽广,好事自来。

  • 健康养生

    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更重要的是心里,心理,心灵,心境,心静,心经的健康,我个人经验就是永远记得别人的优点,记得自己的缺点

  • 每天默写一遍心经,心境欣静

    刚开始背诵时十分纠结,自己背诵一直是死结,从来都是记前忘后的,这次能行吗?好像两百多字我要啥时候能背下来,可真正看...

  • 心经全文及译文

    心经全文及译文 心经念诵 心经教程 心经白话文及讲解 般若波罗蜜心经全文诵读祈福 心经全文及译文 心经全文 观自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经,心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zd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