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今中外,信宗教或谈信仰的人比比皆是;但其实绝大多人是拎不清宗教与信仰之间的区别,总是觉得信了某一宗教就代表有了信仰。其实信了某一宗教,不代表有信仰;有信仰,也未必要信某一宗教。
中国人总是把儒释道并举,那就先按照这个说法来讲。道家讲的是自然,遵循天道;儒家讲的是自强,大讲人道;佛家讲的是自证,虚拟的东西,信了佛家所说,帮助善男信女度去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在哪呢?谁去过呢?没人去过,去过也回不来,所以只能自证。那说到这,各执一词,谁家正确呢?一切以遵循天道、自然规律为主,人类也不例外,人道为辅。
各教派是并行发展了百年、千年之久;时而互相参杂,时而互相对立,时而互相合作,时而互相攻击。很多人觉得信了某一宗教组织,就是有了信仰,其实宗教和信仰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本质上来说,古今中外都一样,宗教是民间组织,或者叫社会组织、社团组织。天道是天道,和各个宗教组织没有关系;但道教和天道有关系,因为道教是为了传天道而形成的社会组织。
接着说,宗教是一种社会组织,有组织,必然有分工,有管理;有了管理必然有权力、权利,也有义务,有权力必然出现腐败。因为腐败滋生于权力,也就不再干净,不纯洁了;而天道是,天地无恩,而大恩生,天道无情,而万物公平生长。民间组织是人在管理,人有义,平添了亲疏远近。而信仰呢?如果你信天道,我信天道,他也信天道,遵循自然规律,也就是高级高尚的信仰;而不是信了某一民间组织。所以信了某一宗教不等于有了信仰,无论是中国的道教、佛教,还是西方的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都是有人在管理的民间组织罢了。
何谓之信仰?虽然道教是信仰天道,但道教不等于道家,道教是社会组织,还是要区分开来。儒家来说,信者,诚也(见说文)。又,子曰:“信近于义”(《论语·学而》)义,宜也,儒家谓道之所宜也,故曰道义、仁义、礼义等等连称;又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子曰“信近于义”,亦可谓信近于道义,由此而产生信仰。儒家所谓信仰,实指出于人之至诚,深信三才一道而钦仰之。佛教的信仰很多抄袭道儒两家,唐译《华严经》有“人天等类同信仰”句。须知唐译佛经者,多精通儒道经典,用语及释义亦多借鉴之,此例即是。亦可见自古华夏之信仰三才一道,释家作为后来者,也承认,不仅承认,承者继也;从中借鉴、发挥者,比比皆是。
当然宗教一词,中国最早是这样的;宗指的是尊宗庙,教指的是崇圣人教化。所以凡是信宗教的善男信女们,扪心自问一下,到底是信了各家的宗庙和圣人教化,还是信了某一个民间组织而已?
我们当今自上而下都在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传统文化的复兴;那么我们要走的路,以道为宗,以天地为依,以圣人为师。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