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这段时间一直跟着老师在进行深度阅读。
那天读完《清醒思考的艺术》第43~46章后,在写老师布置的第二个问题时,我突然脑袋一片空白。
其实题目也不是很难——举例说明行动偏误与不作为偏误有什么区别。
我心里大概明白这两个思维偏误的区别,但它让我举例说明,我却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了。
然后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就想起了读大学时发生的一些事。
算算时间,我已经毕业三年半了。
这几年忙着找工作、忙着结婚生子、忙着带丫头,我其实已经很久没有回忆过大学时光了。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问题,我可能都已经忘记了,我曾经是一个那样的女生。
02
我们是大二才开始上专业课的,大一时更多的是一些公共课,比如大学英语、计算机之类的。有时候甚至几个专业的学生凑在一间大教室上课。
那种课怎么说呢,因为学生比较多,老师又不爱点名(哪怕点名也可以帮答到),所以大家都不怎么上心。
其实老师也不是很看重吧,所以更多时候都是照着PPT直接念过去,念完了一节课也就上完了。
原本以为大二之后情况会得以改善,但发现很多老师还是一样的态度,他从来不会管台下的学生有没有在认真听,他只管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就够了。
再加上很多学生评价一个老师“好不好”的标准都不是看他们上课的质量,而是看期末考试“会不会挂科”。只要一个老师愿意划重点,谁还去管他的课上得好不好啊?
在这种背景下,覃老师就变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老师了。
03
还没上覃老师的课之前,我就已经从学姐口中听过他的“威名”了,学姐说他就是一“心狠手辣”的老师,有实例为证。
每次期末考试一看到是覃老师监考,大家的心就先凉了一截,各种小抄什么的还是直接销毁吧。没办法啊,其他老师很有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偶尔还坐在讲台上打打瞌睡。
可覃老师不同,他可不会给你留半分情面,全程在考室巡查不说,逮到一个就直接把你卷子给收了。挂科先放一边,关键是丢人啊,都上大学了还因为作弊被抓。
上他的课也不轻松,因为他从头到尾都是严肃脸,从来就没见他笑过。如果他提问没人回答,行,那就一直坐着吧,直到有学生回答了再接着上课。
大学生嘛,没有几个不带手机进教室的,偶尔几次难免会在老师上课时响起电话铃声。一般情况下教室里哄堂大笑,“肇事者”手忙脚乱地把电话挂断这事也就过去了。
上覃老师的课就没有这么好过了,学姐说她曾经亲身经历过,有一次在覃老师的课堂上有同学的电话铃声响了,然后他就直接宣布下课。要知道那节课才刚上十分钟啊。反正自此以后大家上课之前先检查手机,连振动都不敢开,直接点静音!
学姐说得很可怕,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却打心眼里喜欢这个老师。他的所作所为其实根本不过分,那才是一个老师应该有的样子啊。
你可能觉得他不近人情,但,这才是真正的对学生负责。
04
第一次上覃老师的课,原本教室里闹哄哄的,覃老师一进来,就立刻安静了下来。
他摆了摆手,随意地说:“还有二十分钟才上课,你们该干嘛干嘛,上课了别讲闲话就行了。”(这是覃老师的另一个特点,永远提前二十分钟进教室)。
话虽如此,同学们还是不大自在,他也没多说什么,把东西放好,就到走廊上去了。大家这才敢开口讲话。
我当时就觉得,这个老师其实很体贴人。
后来上覃老师的课多了,越发觉得上他的课其实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可怕,你只要跟着他的思路走,认真思考问题并和他进行互动,一节课一下子就过完了。
上其他老师的课,我们隔几分钟就要看一次时间,老想着怎么还没有下课啊。上覃老师的课,手机从来就没有拿出来过,一方面他的课知识点太多了,手要记笔记、脑袋要思考问题、嘴巴还要随时答题,根本就抽不出空去看手机;另一方面,不敢啊,被他那双眼睛一瞪,小腿都在发颤。
05
学姐说得没错,覃老师上课时如果提出一个问题没有人回答,他就一直等着,宁愿等到下课也不愿意自己讲答案。
我们班的同学显然都听过学长学姐的教导,所以一开始上课时大家都争着举手回答问题。当时覃老师还夸我们班的学生都很积极。
可惜好景不长,没多久上课举手的人就少了。因为覃老师的课都是要提前预习的,还要查很多资料,而且他提的问题也都挺有难度的(有一次覃老师上课时一位老师在后面听课,下课时他直接评价——“老覃啊,你这哪里是在给大二的学生上课,你这分明是在带研究生啊!”),各种原因夹杂在一起,总之课堂上开始陷入了尴尬的沉默之中。
我小时候读书的时候我妈就常说我是在帮老师读书,我喜欢哪个老师,我就会拼命去学他教的那门课;我讨厌哪个老师,那就不好意思了,上课时我都不愿意认真听。
我觉得我妈总结得挺到位的,不管是覃老师的上课还是为人处事,我觉得都挺好的,所以我愿意在他的课上当一个积极认真的学生。于是,当其他同学都选择沉默时,我就会勇敢地举起我的手。
但当时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女生呢?大一时其他同学都忙着竞选班干部、挤进学生会、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我却宁愿泡在图书馆看小说,活动范围基本局限在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
我已经习惯了默默无闻,甚至同一个班的同学都不大记得有我这个人的存在。这么说吧,我整个大一举手的次数,还比不上一个学期在覃老师的课上举手的次数。
那时候覃老师上课讲的是集团成长战略。说句真心话,我真的一点都不喜欢和管理学有关的课程,但为了覃老师我还是拼命地去学。
不过我这人不够聪明,又没有什么阅历(我读大学以前从来没有出过省,因为我爸妈说要把心思全部放在学习上),所以每次遇到要举例说明的问题,我都会习惯性地拿“屈臣氏”和“惠之琳”(两家都是日化店)进行对比。
我第一次拿它们进行对比时,大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可是次数多了,好像就有点不一样了。
当我第N+1次用这两家店来举例时,我突然听见后面的同学嗤笑了一声,然后就有细碎的讨论声。
那一刻,我脑袋突然一片空白,好在该说的也说的差不多了,覃老师点评完之后我立马就坐下去了。那一节课后面讲了些什么内容,我完全没有听进去。
后来,我就没有在覃老师的课上举过手了。即便有时被老师点到,我也再也没有提过“屈臣氏”和“惠之琳”,甚至有一段时间我都不敢进这两家店买东西。
06
现在想想会觉得有必要吗?多大点事啊,还一直记在心里。
但当时的我,就是一个那么别扭的女生,有点小自卑,很在意别人的看法。
大四那年覃老师成了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当时我心里特别紧张,因为知道覃老师在毕业论文这块也很严格,有学姐直接被他骂哭过。
覃老师当时带了几个学生,看完初稿之后附上了修改建议。其他同学说自己的初稿被改得面目全非,上面各种红线。我看到自己的初稿一开始还以为覃老师发了原文过来,后来从头到尾看了几遍,才发现老师就帮我改了个标题。
舍友开玩笑说肯定是因为我的初稿太优秀了,可是我知道不是这样的。
覃老师在我们开始写论文之前给我们开过一个小会,问我们是只想过答辩还是想争取一个优秀,当时大家都说能过答辩就好了,所以这篇毕业论文,只能说是中等水平,不需要大改。
覃老师的学生很多,他大概早就忘记我这么一个女生了。但是,我从他身上学到的东西真的挺多的,可惜自己不够争气,没能成为他的得意门生。
如果有如果的话,多希望当年的自己是一个充满自信、落落大方的女生,可以勇敢地和覃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看到老师绕路走还假装自己没有看到。
而且,真的好想拥抱一下那个夏日的下午,因为回答问题被同学小小地嘲笑了一下(甚至可能完全没有恶意),然后难过得不行的自己。好想告诉她,一切都会过去的,你以后会过得很好。
可惜没有如果。
但,当我有勇气重新回忆并把它写出来,我知道这件事真的已经过去了。
一辈子那么长,好好活在当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