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月份应该是应该是一年中最旺的旅游度假季节。这种热闹的气氛,除了新闻媒体上一片喧闹之外,微信朋友圈上各种晒,更具有新闻资讯直接杀伤力。因为微信上的基本都是朋友圈里的,至少有一面之交吧。
现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了,大家对旅游景点的选择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为了一睹“迪士尼”的米老鼠而不远万里,一票难求。现如今,旅游也与时俱进了,生态游日益受到青睐。因此,各种原生代的旅游资源大受追捧,火爆异常。
原生态旅游景点一般都是边远地区所特有的资源。云贵川等地的山山水水,就成了旅游的香饽饽。那里山青水秀,山泉干甜,世代生存于此的土著居民都有喝生水的习惯。到那里旅游的客人,看到如此清澈见底的泉水,大多数人也情不自禁地双手捧一掌水,陶醉其中一饮而尽,其酣畅淋漓之感让人神清气爽。然而,这一个让人舒畅的动作,无意之中给自己埋藏了一个隐患。山泉水虽然甘甜,但是也是蚂蝗的乐园,这样一喝就可能也把泉水里小蚂蝗喝进嘴里了,假如是进了肚子里,那基本没有关系,因为胃酸就可以把它消化了,可是蚂蝗天生有很强的粘附能力,一般直接进入肚子里、也就是胃里,这种情况基本上微乎其微。一般而言,蚂蝗大多数都是跑到咽喉和肺里去了,咽喉、肺部氧气充足,环境湿润,而者随时可吸血饱餐,天然一个蚂蝗生存的好环境。
记得有应该十几年时间了,那时候我在我的学校附属医院耳鼻喉科进修。接诊到一位住在山上的老乡,反复咳嗽咳血一个月了,除此之外,老乡还说感觉到有东西在喉咙里爬来爬去。带教老师一听到这些描述,心领神会地开出喉镜检查单。
喉镜室里,我第一次看到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在声门区爬上爬下,一会儿就从喉部爬到气管里。原来是一只蚂蝗在老乡的喉部,通体圆润。喉镜光源把它吓到了吧,它在我们众目睽睽之下,迅速地穿过声门进入气管里,一时间我们束手无策。带教老师稍微迟疑了一下,打开喉镜冲水吸水开关,水流声响,蚂蝗习惯性地向气管外爬出来,再次出现在咽喉部,这一次它中了圈套,咽喉部的麻醉药一下把它麻醉了,只好束手就擒。一条长约一个成人中指的蚂蝗总算被钳夹出来。
事后老师说,当地老乡有喝生水的习惯,每年夏秋季节,都有十几例咽喉部蚂蝗病例,见怪不怪了。
我听到这里,除了佩服老师的丰富临床经验之外,就是看弯盆里麻醉渐渐消失的蚂蝗又开始蠢蠢欲动了,全身起鸡皮疙瘩。
事情已经过去多年,这些年也偶尔在新闻媒体上看到零星的类似新闻,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年和老师一起取咽喉蚂蝗的事情,每每总是一身麻木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