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头发 | 贾薇盐津记忆

作者: 侧身的贾薇 | 来源:发表于2021-02-27 11:58 被阅读0次

国营理发店在中巷子斜对面。

店面小,只放得下两张椅子。墙上除两块镜子,其余地方全部用报纸装裱。

因为理发师一般都穿白大褂,所以小娃娃最怕剪头发,往往刀没拿稳娃娃就吓得鬼叫。

每次喊二娃三娃去剪头发都要哄他们,要么给一颗糖要么给块饼干,不然根本拖不进理发店。当时看弟弟们剪头发痛苦的样子,还庆幸过自己不用经常进理发店。

常常看见有些小娃娃鬼哭狼嚎不进理发店,他妈就在门口打,打得连理发师都劝“这次不剪算了,过两天再来嘛。”

打小娃娃的嬢嬢气急败坏吼娃娃“不剪算了,等你长成个妖怪。”

当时国营理发店的几个理发师姓什么我忘了,好像除两个老点的还有一个嬢嬢一个叔叔。那个叔叔理得最好,算得上盐津街上的高手。

每回客人落座他先冷静打量,观察三分钟不等来人说话,不管你剪背头、平头、中分还是三七开,手起刀落分分钟就收拾得干干净净。

来人在镜中凝视自己“嗯这次剪得不错,看上去年轻了大截。”满满意意就出了理发店。

如果换成另外的人剪,镜中凝视自己就开始皱眉头“剪个锤子哟,弄个难看。”又不好意思当面“发作”,黑斗脸就出了理发店。

By:ica5

盐津流行烫头发,大概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

我妈有一天下班回家很兴奋,一直催着我们赶紧吃饭,原来她要跟对面熊嬢嬢去烫头发,那天她烫到很晚才回家。

听到她回家的声音我马上跑出来看,还真是亮瞎了狗眼。

我妈常年梳两条大辫子,我长到10岁已经看习惯。冷不丁看到她把长辫子剪了烫成一堆大卷卷,突然有种说不出的紧张和害怕。

当时我妈还转过来问我好不好看,我生气地说“一点都不好看像个乱鸡窝。”

回到自己房间就悄悄哭了,觉得我妈变了,似乎要往坏的方向变。到底为什么会变,我又说不清楚。

第二天早上上课我还心神不宁,想着赶紧回家看我妈变没变。

好不容易熬到中午放学回家吃饭,我妈也刚刚回家。

她昨晚烫的头发已经乱蓬蓬扁塌塌顶在头上,从她表情判断我妈去单位上班夸她烫头发的人应该不多,所以回家一直黑着脸。

看着我妈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笑起来,两个弟弟第一次看见妈的新发型紧张了一秒,之后也跟着我一起笑。

三个娃娃一起笑,我妈最后也笑了。

“你三个小坏蛋敢笑你妈?等哈不拿饭给你们吃。”

那个年代烫发技术差,烫完又没得保养方法。反正我妈顶着乱糟糟的大卷卷熬了两个月,等头发长点她马上扎了起来,此后一辈子没再烫过头发。

其实后来烫发技术越来越好,从“梭梭头”到“菊花头”,从“齐肩发”到“大波浪”,从“摩根烫”到“气垫烫”……Tony老师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已经越来越大,可惜我妈没继续追赶。

待长到十三四岁,开始情窦初开。

有一天,班上大我们一两岁的女同学一进教室,立马成为全场焦点。

我们几个年龄小点的女生,左看右看没看出什么呀,座位后面的男生淡淡说一句“她烫头发了。”

我们齐刷刷转回身再看她,果然!

女同学端坐座位上,带着得意的笑容迎接全班同学的眼光。

她把原先扎在尾后的刘海卷起来,两边烫成像波浪一样的卷卷挂在脸庞上。

你别说,原先我们都没觉得她漂亮,这样一卷真觉得她变漂亮了,而且是很漂亮很有味道。

那天所有的女同学都羡慕她敢第一个烫头发,所有的男生都觉得她跟其他女生不一样了。

她那天成为班上最大一个焦点,大家转来转去说来说去总离不开她烫的头发。好些女同学坐在她座位旁边跟她套近乎,问她是怎么烫的?能不能教一哈。

因为头发天生卷,我当时对烫头发根本不感兴趣,而且我知道父母不允许烫,也就没想过跟斗学。也因为头发卷,我曾经恨死了自己的头发,为了不让它们又卷又蓬,我就常年扎个马尾巴把它们紧紧箍在头上。

第二天,一半以上女同学挂着一样烫卷了的刘海来上课,我还是梳着我天生卷卷的马尾巴,相比之下是有点灰头土脸。

之后几天我发现大家的热情多半在烫头发上,我这种没烫的小黄毛,连话都插不进去。你看嘛,与众不同的确要付出被孤立的代价。

但耐不住一直灰溜溜的呀,第二天我就早早起床,比父母起得都早。

我学着女同学教我的方法,先把火钳在火上烤烫,然后马上把刘海卷上去。

第一次操作没经验,头发上去“呲”地一声一股青烟冒,一边刘海被全部烧糊。我妈在楼上闻到味道大声吼“在烧啥子蛮?”

我赶紧丢掉火钳,慌忙把烧糊的刘海揪掉。

那天走到教室门口我担心得要命,生怕同学们看到我烧糊的刘海取笑。没想到大家都在关心那些烫得漂漂亮亮的刘海,我这种烧糊了的根本引不起注意。尤其引不起男同学的注意。

吃晚饭的时候只有我妈注意到了,问“你头发咋个喽?”二娃马上告状“姐姐拿火钳烫头发了。

我突然就委屈得哭起来。

我妈放下碗筷大声吼“蛋黄还没出壳壳,才多大点你就敢烫头发了?你头发不是天生卷蛮?你还要烫来做啥子?”

我妈一连串吼过来,我哭得更凶了。

相关文章

  • 烫头发 | 贾薇盐津记忆

    国营理发店在中巷子斜对面。 店面小,只放得下两张椅子。墙上除两块镜子,其余地方全部用报纸装裱。 因为理发师一般都穿...

  • 家家 | 贾薇盐津记忆

    1925年,盐津滩头花秋刚满17周岁的少女王顺英,被父母嫁给了同村大9岁的袁世章。 王顺英是王家独生女,家境贫困,...

  • 爆米花 | 贾薇盐津记忆

    小时候能吃到的零食不多。 女娃儿除上山讨泡儿吃,男娃儿上山讨八月瓜,家家过年打糖,其他就没有什么好吃的了,好吃的都...

  • 染房 | 贾薇盐津记忆

    盐津染色资源丰富,蓝靛、茜草、枙子等几种主要染色植物与盐津境内气候、地理相适宜,自古以来野生长势蓬勃。 据说用蓝靛...

  • 盐津一中 | 贾薇盐津记忆

    去坪街我舅舅家,必须路过盐津一中。 因为整个小学和初中都在东方红小学读,如果不是每月必去舅舅家看家家家公,不会对一...

  • 抢冰糕|贾薇盐津记忆

    盐津是一个“夹皮沟”,两座大山夹一条关河,热的时候热得要死,冷的时候冷得要命。 小时候冬天有地炉子,再冷的天,脚放...

  • 假山洞 | 贾薇盐津记忆

    “盐津受关河、白水江切割,地形险峻、山势陡峭、重峦叠嶂、沟壑纵横,整个地貌景观分为岩石地貌景观和喀斯特地貌景观。”...

  • 刘包包 | 贾薇盐津记忆

    上世纪70年代,盐津街上的娃儿一哭闹,大人吼声“刘包包来了!”娃儿赶紧就闭上嘴巴。 刘包包是谁?80年代以后出生的...

  • 大医院 | 贾薇盐津记忆

    盐津县医院有两个地方,一个在街上中巷子附近叫“门诊所”,一个在坪街背后燕儿窝坎底下叫“大医院”。 街上的门诊所我熟...

  • 二旅社 | 贾薇盐津记忆

    二旅社在盐津贸易公司斜对面。 大众食堂背后有一个“国营旅社”,盐津人喊“大旅社”,所以把后来建的这家叫做二旅社。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烫头发 | 贾薇盐津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ob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