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万佛寺

作者: 拾荒旅者 | 来源:发表于2023-04-10 15:24 被阅读0次

    我们智慧的祖先笃定地认为,一座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必然能够给后世子孙和这座城市带来绵延不绝的福泽。

    福州城便是如此。东晋的郭璞在《迁城记》里说,“右旗左鼓,全闽二绝”,这里的“旗”指的是旗山,因其山势状如旌旗迎风飘扬而得名。鼓指鼓山,因山顶有一巨石如鼓,每当风雨交加,便有波荡之声而得名。旗山位于福州城西闽侯县境内,隔着闽江,与城东的鼓山遥遥相对,这也应了自古以来福州寺庙中的“西旗东鼓,旗鼓相当”之说。两座山,各有一座有名的寺庙,东有鼓山涌泉寺,西有旗山万佛寺。

    鼓山涌泉寺,多年前去游过一次。而旗山万佛寺,听朋友提起过多次,却未曾到过。周末无事,偷得浮生半日闲,便驱车来到旗山的万佛寺。

    去之前按例百度了一下,这旗山万佛寺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年间,初名灵凤寺。宋代时,僧人天石在寺旁种下了三棵龙爪松,改寺名为“石松寺”。万佛寺名字的由来,源自于当年雪峰寺方丈释广霖提议,将该寺建为全国最大的寺院,并收藏万尊白瓷佛的构想,所以立寺名改为旗山万佛寺,占地1310亩,据说是目前中国占地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到过很多寺庙,在我看来都大同小异。不外乎一座古老的院墙,将庙宇与外界的俗世隔绝开来,一侧是喧闹无比的红尘客,一侧是宁静淡泊的修行人。

    旗山万佛寺有一座雄伟的山门,令初到寺庙门口的我,顿时就被这份巍峨的姿态吸引。如此高大的山门,听说亚洲各国的古寺庙中也是屈指可数的。

    从山门进去,便是一座八德莲池,莲池豢养着许多信众放生的乌龟和鱼儿。莲池中央有座观音岛,岛上有三十三座观音石像,令人远观顿生佛光普照的感觉。

    沿着莲池一侧的步道,进得寺院,才窥得内里之宏伟。寺庙沿旗山地形修建而成。天王殿、大雄宝殿、殿、钟楼、鼓楼、学戒堂、般若堂等无一不高大庄严。所有建筑均按照宋朝风格而建,其间灰瓦红墙、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古朴典雅而雄伟,露出的屋檐一角层峦相叠,这份景致和气势,煞是壮观,令这座宗教礼佛的寺庙,使人感觉更像是一座以弘扬佛法为中心的主题公园,使穿行其间的人们顿时感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佛法的庄严感扑面而来,油然顿生敬意。

    殿外香火缭绕,人们恭敬地请香叩拜。大雄宝殿内供奉着七尊镀金身的如来佛像,法相威严,气度不凡。殿内两侧其他地方则密密麻麻、琳琅满目地摆着许许多多的小尊佛像,我想,这是否就是“万佛”的涵义所在?一从僧人正在殿内诵经,声音沉稳而洪亮,不时传来几声木鱼的敲击的沉闷声,仿是千年的梵音在耳畔响起。

    即便像我这样没有佛教信仰的人,进到寺庙这样的地方,也往往感觉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令那些焦虑不安或者郁闷烦躁的情绪,随着这样的氛围逐渐消散,而留在心底的是一份难得的清静和安宁。

    我因不信佛,故而也没有上香。但我相信,既然佛是慈悲的,又怎会为难于一个心怀敬意的人呢?就像大雄宝殿内的那位僧人说的:“你烧不烧香、点不点灯,你自己定,功德在心不在形。”但也许诵经、焚香本来就有镇静的作用又亦或是一份虔诚的信仰所致,你若仔细观察那寺庙的僧侣和信众,往往会发现他们的举手投足间,往往比一般人会多出了一份安然、淡定与从容。

    拾级而上,登上寺庙的法堂,便来到这寺庙的最高点。法堂是寺庙用以宣讲佛法、供奉佛学典籍的地方。从下而上,远远望去,很是巍峨庄严。适逢下午,随手拍了一张照片,由于光照方向的原因,竟使照片上的法堂俨然有一种沐浴在佛光中的感觉。

    从法堂俯瞰整座万佛寺,透过庙宇的建筑远眺那些高高耸立的住宅群,你顿时有一种古建筑群与现代住宅楼对冲碰撞的强烈既视感。你会感觉,这庙宇外的世界瞬间变得好像如此浅薄和功利。

    在我看来,这些寺庙的建筑,寺庙的树木和寺庙的人们,它们都是有着自己的精神和信仰的。在袅袅升起的香火烟雾中,它们安静地矗立在那里,静观人间悲欢离合和缘起缘灭,不喜不悲,不缓不疾,对世事了然于胸,却又超然物外,恬静淡然。

    生活在当下这个时代,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快节奏地适应,也习惯了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感受便捷,一天天地为生活在努力、拼命。偶尔来到这安静的佛寺,我们需要的却往往不是那些晨钟暮鼓和泥胎神像,而是让心灵得以感受片刻的宁静,重新调适焦虑惶惑的情绪,这样的时光,出世,入世,有一炷香或者一杯茶的时间便可。即便如此,或许也是一种难得的修炼。

    匆匆而来,须臾便归,顺着错落有致的连廊拾级而下,走出寺庙。外面的世界依旧还是那个世界。渐行渐远,却依稀听到寺院传来的钟声,空灵而悠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印象万佛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qwddtx.html